本篇文章1479字,读完约4分钟

据来自青浦区的消息,1953年9月,由上海青浦县10名农民组成的田队在北京参加了“首届全国民族民间歌舞表演”。他们演唱了青浦田松山的代表作《招徕卖唱民歌》和《五个女孩》,获得了“优秀表演奖”,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国务院总理也亲切接见了田团队的演员。自那以后,青浦添山哥成了上海添山哥的别称,闻名全国。

青浦田山歌:从田间唱到北京城

田民歌流传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民国时期出版的《青浦县续志杂记》中说:“唱田歌,乐韵犹存,远近皆闻。”这充分说明,这首土生土长的民歌已经在民间广为传唱,并且非常有名。

图片说明:民国版《青浦县续志》

“因为在农村工作的时候,田民歌的功能就是缓解疲劳,而且它天生就有劳动的存在方式。农民有句谚语说,天气越热,他们出汗越多,歌唱得越强。上海西乡的民谣歌手可以在日出到日落,鸟儿回家的时候唱田山歌。在上海播放的民歌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包括大型民歌、有声民歌、招商民歌、稻作民歌和滴米民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标题,而且每个标题都有其固定的旋律和音调。”田民歌研究专家说田民歌的起源和功能。

青浦田山歌:从田间唱到北京城

青浦地区的民歌是农民在种植水稻时,由一人领唱,大家轮流采撷的民歌。它们也被称为瑶麦民歌、洛阳歌和大头民歌。主要分布在赵翔、李安堂等青浦区。它的演唱形式独特而自成一格。

赵翔瑶麦民歌的演唱形式主要有拆唱、预售、预唱、长鸣、赶老鸦、后售、后唱和休息。其中,《捉老啼歇》是合唱,而《卖前》、《卖后》和《长音》则是一个人独唱;先卖后卖意味着联系。所谓的“钱乙”和“后羿”意思是沿着前一句唱助词“虚词”。

青浦田山歌:从田间唱到北京城

降秧歌在分为歌、买歌和嘹歌。这首歌的第一部分由一个人独唱,然后购买歌曲的部分由男声演唱;然后廖的歌是由女歌手演唱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李安堂南毛邦大头民歌的演唱形式包括劈歌、前铲、大排档和后铲,也是重复演唱。

青浦田山歌:从田间唱到北京城

青浦山歌的歌词体现在劳动、生活、思想、爱情等方面,它们来自生活,反映生活。它们是观察青浦及其周边稻作区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的重要手段,具有社会意识、教育、娱乐和审美功能。

青浦民歌有其独特的音乐特征。田民歌音调高,旋律起伏大,经常有八度跳跃,也经常出现三度、五度等其他跳跃。另外,因为天山的民歌比较分散,所以有很多蜻蜓。

一般来说,田民歌的曲调在句末调式上有向下的规律,而段末音一般属于调式的主音。田民歌的织体基本上是单音节部分,但当每一句都连在一起时,后一句往往采用侵入法,侵入前一句的尾音,构成两句的重叠,民间歌手称之为"重叠"。由于歌唱前后乐句的重叠,构成了两部分的和声音程效果,产生了相同度、八度、四度、五度等不同的和声效果,也有二度和七度不和谐音程,产生了特殊的复调因素。

青浦田山歌:从田间唱到北京城

田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一首劳动歌曲。它不仅能表达劳动人民的感情,诉说他们自己的快乐和痛苦,还能陶冶他们的性情,缓解疲劳。因此,田在青浦区广为流传,在农村代代相传,并流传至今。

图片说明:2007年12月,青浦县田松山参加中国乡土民歌比赛

2007年,青浦民歌被列为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列为全市重点保护项目。50多年过去了。参加全国歌唱比赛的10位民间歌手中,只有、王、孙三位健在。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70岁。多年来,老人没有忘记一年的辉煌,也没有忘记经久不衰的民歌。他们发展了一支“队伍”,继承了古老的民间艺术,并与时俱进,迎来了另一个民歌的“春天”:

青浦田山歌:从田间唱到北京城

2007年12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共产党文化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乡土民歌比赛在xi隆重举行。青浦田松山代表上海参加了此次全国最高水平的乡土民歌比赛,并获得了两个奖项:优秀传承奖和优秀演唱奖。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青浦田山歌:从田间唱到北京城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2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