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42字,读完约8分钟
青浦与昆山接壤。自昆曲诞生以来,青浦与昆曲一直紧密相连,在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的发展、繁荣、传承和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昆曲,又称昆曲,起源于江苏昆山的昆山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戏曲声腔。昆曲诞生于元末,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许多戏剧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昆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美誉,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1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杰作”,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来自土龙党县的昆曲进入青浦
青浦毗邻昆山,地理位置优越,人山人海,信息交流频繁,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明朝万历年间,“文化县令”屠龙(1542-1605)来到青浦。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万历六年(1578年)任青浦县令。屠龙是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他在掌管青浦时,不仅善于治水,勤于管理,在人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而且还勤于创作,留下了许多戏曲作品,聚集了许多文人墨客在青浦吟诗。屠龙把戏曲活动带到了青浦,修缮了建于明万历初年的青浦城隍庙剧场,是当时上海仅有的七个古戏台之一。
为了推广昆曲,万历六年(1578年),屠龙邀请自己的戏班和演员在昆山腔演出《浣纱记》,并亲自邀请作者梁晨羽(1519-1591)到青浦边看边谈昆曲艺术。经过讨论和交流,梁晨羽对《浣纱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丰富和完善了剧情容量、人物塑造和新昆曲。《浣纱记》将吴越之间的政治斗争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命运交织成剧本的骨架,注入情感因素,使沉重的历史主题显得更加亲切感人。作者用浓墨重彩的笔墨塑造了、、石、勾践、伍子胥、傅槎、奸诈、淫亵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浣纱记》昆曲的浓郁特色改变了过去昆山青浦区唱南戏的局面,成为一种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戏曲。歌词音韵和谐,节奏和谐,更适合戏剧表演。
《浣纱记》在青浦的演出扩大了昆曲在青浦的影响。文人和昆曲人越来越多,出现了大量的乐嘉和民间阶层。著名官员、富绅等大户人家,以自办家剧为时尚,在书房和厅堂里表演昆曲,呈现出“天天无宴无戏”的盛况。民间社团在青浦水乡一个接一个地游荡,挨家挨户地唱着“教会聚会”,或者在新年里活跃在庙会、茶馆和广场上。昆曲在青浦逐渐繁荣起来。
瞿王玉苏路迁居朱家角
俞振飞正在唱昆曲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地方戏曲风起云涌,与处于“国剧”地位的昆曲竞争,使得昆曲日渐衰落,直至民国初年,几乎绝迹。然而,青浦的昆曲活动层出不穷,业余昆曲演唱活动层出不穷。一般来说,它主要被称为“清宫”。学习音乐的人被称为“音乐之友”,教音乐的人被称为“音乐家”,学习或教音乐的人被称为“拍子”。唱歌或创作歌曲和歌词被称为“独唱”。曲友的活动组织最初被称为“局”,后来被命名为“集”和“社”。
1915年,青浦名人张与中国早期红色科学家、小说家钱共同倡导成立专门研究昆曲的昆曲音乐学会。他们选举居住在青浦的苏州昆曲歌手徐荣村(1868-1939)为他们的主席。“讴歌青曲社”和“庆”的含义,一是表示对古代“声林”的好歌手的尊敬,非常铿锵,二是表示这片土地属于青浦,应该为青浦讴歌。他们从学习昆曲发展到唱歌,扮演了各种各样的角色。“太监”活跃在宁河塘和青浦曲水花园的茶馆“别有一天”。谭班不停地弹琴唱歌。
第二年,徐荣村搬到朱家角行医。由于朱家角原名“朱家角亭”,他在朱家角成立了“朱竹曲俱乐部”,聚集了数十位当地文化名人和昆曲爱好者。当时,素有“江浙曲王”之称的于素禄(1847-1930)和他14岁的儿子俞振飞一起搬到了朱家角,住在唐承斋(1861-1925)的家里,即“唱珠曲社”。昆曲成员“唱珍珠”的活动经常聚集在朱家角古镇的茶馆里。吹笛子、拍板和唱歌都很活泼。唐承斋对《长生殿》中的“小生”唐黄明的咏叹调情有独钟。徐荣村擅长唱《牡丹亭》中的“拾画”和“唤画”。他们的昆曲魅力在于基本功的丰富,受到于素禄的关注和喜爱。余素禄痴迷于青浦昆曲的生态,并热衷于在朱家角教授昆曲。于是,“献绿会”和“朱勇会”的乐师们纷纷向俞大师请教,艺术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成员们的歌声,都发音清晰,声音圆润,自然吉祥。经过江南曲王的悉心指导,青浦曲友的演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后,青浦的两家音乐俱乐部合并为一家,命名为“青浦音乐俱乐部”。在好的春秋天,成员们争相在青浦和朱家角城隍庙的古代舞台上表演,并经常去其他地方表演,经常赢得赞誉。他们还倾向于爬上朱家角的出生桥,在昆曲的发源地昆山教鱼游泳,昆曲往往令人印象深刻,表演也很好。他们以优雅、清新和真实的歌唱而闻名,并成为江苏、浙江和上海著名的音乐俱乐部之一。
张俊谋的创新表演班被种在花园里
昆曲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都有它的粉丝,并在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张军是青浦一个农民的儿子。1986年,当他12岁的时候,他被上海第三届昆曲演员班录取。他才华横溢,勤奋好学,于1993年毕业。多年来,张军对昆曲演唱有了更深的理解,继承了老一辈昆曲艺术家对《牡丹亭》的艺术追求。
张军认为昆曲有三点必须坚持。首先,它的文学性,浓缩的歌词和经典的音乐卡片;第二,它的音乐优美,抑扬顿挫;第三,它的江南气质是安静,优雅,优雅和美丽。如今,昆曲太吵了,这可以让人感到平静,培养他们的气质。
1998年,张军的“昆曲走近青年”项目在上海同济大学通过讲解和表演昆曲成功实施。这使得张军对昆曲的普及和推广势不可挡。他走遍了上海所有的大学,创下了300多场演出的纪录。
2003年,张军在上海大剧院实现了“向世界介绍昆曲”的梦想,由英国灯光工程师、法国摄影师和美国视觉顾问组成的国际制作团队成功上演了“600年的神奇梦想——张军的视觉昆曲之夜”,反响热烈。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与音乐家谭盾、舞蹈家黄豆豆携手跨界,成为淀山湖昆曲传承与创新的“引领潮流者”。他排演的第一部戏剧《牡丹亭》,沿袭了他祖先一百年前的传统,把舞台设在朱家角的古典园林里,模仿昆曲《江南小班》的魅力。
虽然《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于1598年创作的,但张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它新的内涵,使昆曲生活在江南园林中,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牡丹亭》的真实版本摒弃了现代框架舞台和复杂的戏剧表现,追求昆曲魅力的本源,使天地人成为园林昆曲的核心。张军将原本冗长的剧本压缩在75分钟之内,让观众在当前的生活节奏中有一个耐心的段落和体验。每当太阳落山,微风吹拂,观众席和班级植物园的“舞台”就被几米宽的水面隔开,观众在水边听音乐,而演员的“舞台”则延伸到另一边的整个花园:左边是竹林石桥,面对观众的是“牡丹亭”,右边是柳林,刘梦梅“拿起画来叫他们” 而最右边的一座假山就像是”,随着一首委婉而悠长的歌曲“秦晓吟”,吹笛的女人在平静的水面上慢慢地划船,揭开了《牡丹亭》的序幕。 五边形、荷塘、假山脚下传来的古筝声、湖上小船飘来的悠扬笛声,伴随着鸟儿的鸣叫和沙沙的雨声,没有麦克风,风和草都是大自然的交响乐,一切都来自大自然。张军饰演“柳梦梅”,一个来自柳林深处的优雅小生。精致的表演展现了“哪里有美丽的风景,哪里就有好玩的家”的动人场景,以及“花草为他人所爱,生、死、死随人愿”的深情。张军表演的《牡丹亭》让人流泪。在剧中,黄豆豆协助主演了《石》的《水舞》,热情奔放,将现代时尚与古代昆曲表演有机融合,赢得满座。
现在,张军已经给昆曲接上了电源。水磨昆曲“清婉”、“飘逸”、“优美”,具有糯柔的意境,给观众一种全新的听觉享受,用电子音乐将古典的演唱风格变得极具现代感,以表达时代的情感。这是水磨的新曲,符合现代发展趋势。张军的昆曲艺术中心还培养了18名10到12岁的昆曲演员。这18颗昆曲种子像燎原之火,承载着传承昆曲的使命。2012年,在上海郑达大学九间堂空厅,张钧精心改造了一个小剧场,创作了一部中国昆曲的环境剧。同时,他想让昆曲艺术以更好的传承和现实生活体验“走出去”,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