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7字,读完约4分钟

据《青年报》报道:

万科社区的四种分类垃圾桶。

作为上海首批建立全区域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镇之一,崇古镇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方面有着强烈的意识、巨大的努力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处于青浦区的前列,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昨天,记者赶到崇古镇徐垚村和万科上景园,了解青浦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

短短半年青浦村民从“被动”到“主动”

实地访问

垃圾分类井井有条,积分交换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

在徐垚村,记者每隔几步就看到一对湿的和干的垃圾桶并排在一起。村里有一个垃圾分类的绿色房子,房子的铁架子上有几排生活用品。一位去那里的村民阿姨当场用绿色账户里的点数换了垃圾袋、肥皂和其他生活用品。“有这样的激励很好。现在我母亲知道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

短短半年青浦村民从“被动”到“主动”

绿色小屋旁是再生资源交易站,分为报刊区、罐头区、玻璃瓶区、纸板区等。所有这些都是可再生垃圾。有两个工人在那里清理垃圾。

“在短短半年的运作中,村民们从未习惯过,从被动到主动。积分交换活动提高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徐耀村党支部书记许郭俊说。

随后,记者一行驱车来到7公里外的万科上京苑,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商品房小区。社区入口处设置了四个全新的分类垃圾桶,分别存放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材料和有害垃圾。在四个垃圾箱旁边,附有垃圾分类管理责任通知,以使所有垃圾收集和运输过程透明。通知上详细标明了四类垃圾的收运企业、联系电话、收运时间、收运车辆牌照号码和处置渠道。

短短半年青浦村民从“被动”到“主动”

据青浦区崇古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崇古镇被列为上海首批建立生活垃圾全区域分类的试点街道和镇之一。镇政府尽了很大努力来推广它。目前,镇内湿垃圾分离量为23吨/天,“两网融合”中可回收材料的资源利用率为1.13吨/天。生活垃圾逐渐减少,分类质量明显提高。

短短半年青浦村民从“被动”到“主动”

根据当地条件

城市社区经常将它们放在农村地区,并让一户人家带着两个桶上门收集

负责人表示,根据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不同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促进垃圾分类。例如,在城市社区,实行定期定点送货,以实现“无零散垃圾桶”。地面干湿两类垃圾箱全部撤离居民区,合理设置四类定点投放点,增加“绿色账户”点兑换机,改造垃圾箱房。在交付点设置公示牌、管理责任书、值班人员信息、开放时间和分类收集运输信息。同时,配备扫描仪和破袋器,指导居民现场分类配送,切实做到“现场检查、现场监督、现场宣传”。在农村社区,一户两桶,干湿分离和上门收集。每户配备50l干湿垃圾桶,在必要路段设置投放点,供村委会和村民进出。依靠村民小组领导、志愿者和保洁人员建立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垃圾清运保洁人员和垃圾分类监督员分别进行辅助分类、运输和垃圾分类的宣传、指导、检查和监督。

短短半年青浦村民从“被动”到“主动”

此外,崇古镇还对商户的垃圾分类进行了实时评论。通过“互联网+”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结合,在每个商户的门牌上挂一张带有二维码的星级评定卡,并对垃圾进行分区分类。“路长”和定期上门收垃圾员的现场监督,对沿街商户的垃圾分类进行实时评估,对分类效果好、星级超过四星级的商户给予实物积分或从次年支付的生活垃圾处理费用中扣除,分类效果差、星级低于三星(含三星)的商户将在限定时间内整改,上门收运将延迟,待整改完成并现场确认后收运。

短短半年青浦村民从“被动”到“主动”

值得一提的是,崇古镇针对镇内13条中小道路沿线的商铺,开辟了3条餐厨垃圾收运线路,启动了餐厨垃圾“公交”收运模式,规范了餐厨垃圾分类收运。每天固定时间,按照固定路线,双桶电池打火机逐户收集餐厨垃圾,开展餐厨垃圾“点对点”上门收集运输服务。灌装后,集中在驳运点,由专用厨房卡车统一收集运输到指定公司进行处理。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短短半年青浦村民从“被动”到“主动”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1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