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8字,读完约4分钟
卡车司机、快递员、保安、厨师、企业家...目前,在这片松江的热土上,人文氛围正在陶冶着来松各界人士。他们中的许多书法爱好者不仅在书法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成为书法教学的实践者。松江书法家协会主席盛说:“松江是全国书法城市,现在正致力于创建‘全国书法城市’。明年,松江区将在北京举办书法展览。书法可以深入群众,这也是松江人文建设的成就。”
牌手:书法改变命运
王照刚只有初中学历,今年43岁。他的祖先都是农民,没有书法的家族传承。然而,他小时候喜欢书法。大约在1992年,王照刚从安徽来到上海工作。结婚后,他在一家物流公司做全职货运司机,每天开着一张收集卡,早出晚归很难,但他从未放弃书法篆刻的做法。他说:“雕刻更方便。我可以在别人装货的时候练习方向盘。练字的条件很高,我只能利用休息时间练字。”
2009年,王照刚搬到了东京镇。经过与松江书友会的交流和讨论,他的书法创作水平提高很快,并开始投稿。其作品曾获第五届上海书法展最高奖(优秀奖)、首届“新上海话”书法展三等奖,并参加“鲁杯”上海青年书法篆刻展、第六届上海市民书法篆刻展、“晚雨”全国书法篆刻展、“金阳杯”全国篆刻展和“陕西省书法法庭奖”
现在,王照刚已成为上海市图书协会、安徽省图书协会、上海市青年图书协会篆刻委员会和松江图书协会会员。前年,在松江读书俱乐部的劝说和指导下,王照刚辞去了司机的工作,开了自己的书法教学工作室。
信使:我很高兴从事书法工作
许嘉来,28岁,出生在安徽省颍上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喜欢硬笔书法。抵达松江后,在书友会的介绍下,他加入了松江硬笔书法协会,现在担任理事。
在方寸双等书友会的鼓励下,许嘉来积极向外界投稿。当他第一次提交论文时,他参加了第九届上海书展,这次书展规格很高,可以参加一次上海书协。此后,他的作品先后参加各级书法展览并获奖,包括多个国家级奖项。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练习书法,许嘉来开始在闵行区做导游,但所有的书法交流和活动都在松江进行。前一年,徐一家来到一家培训机构当书法老师,既教毛笔又教硬笔。现在有260名学生和他一起学习书法,有1000多人听过他的课。
更难得的是,许嘉来的弟弟徐嘉乐在过去的两年里和许嘉来一起学习书法并获得了一些奖项。
店主:学习书法受益匪浅
在松江区,许多曾经工作或创办企业的市民现在以书法为生。以胡顺河为例,他从小就对书法产生了兴趣。成年后,他开始终生从事轴承制造工作,这种工作持续了十多年,在此期间,他花了一点时间在空写作和绘画。
2010年,30岁的他当选为山东省德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
2012年,胡顺河来到松江成立上海华为轴承有限公司,从事轴承销售。与此同时,在上海的老朋友、松江的书法家方存双的无私帮助和影响下,胡顺河决定弃业从教,创办了一个书坊。2014年,他首次参加了松江区最高水准的书法展览“松江区书法篆刻展”,一举获得最高奖。
与胡顺河相似的,还有刘万里、彭仁新等人。1993年至2004年,彭仁新先后在上海昌乐服装厂和上海第24漂染厂工作。2005年至2011年,他从事建筑装饰工作,在此期间,他在业余时间学习书法。自2012年以来,他一直专门从事书法培训。刘万里在位于松江区的上海同济联合建筑有限公司工作,并在北京袁钢装饰有限公司担任外籍项目经理..五年前,他离开了装修项目管理,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担任书法和国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