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03字,读完约6分钟
水中的“漂浮”博物馆,原始的民间建筑...经过10年的打磨,上海有着千年历史的广福林文化遗址在许多人的期待中揭幕了。一期工程今天开始试运行,广福林文化展览馆、陈子龙纪念馆、朵云书院等十余个展厅对外开放。
“广福林的核心价值在于地下珍贵的史前遗迹,所以保护和建设的全过程始终让考古研究成为广福林文化展示的真正主角。我们不仅要发展得好,还要守好、学好、出好。”区委常委、副区长余宁表示,广福林文化遗址项目已于2008年全面启动。《十年磨一剑》严谨、逼真、复合地展示了广福林的保护与发展。最终目标是唤起人们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信心,理解和认识上海的根源。我希望市民和游客在欣赏中国传统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历史,记住历史。“这是‘上海文化’的品牌
从多个角度展示城市基因
广福林文化遗址总面积约850亩,一期共开放10余个展厅试运行,包括广福林文化展厅、陈子龙纪念馆、福林塔(仅供外部观赏)、福林印、木艺遗产展厅、古陶艺博物馆、叶芝寺、三元宫、城隍庙、关帝庙、多韵书院、莫宁民族音乐等。此外,您还可以参观广福林遗址核心保护区、古镇广场、春、秋、秦、汉景观露台、官塘桥、涪陵照壁、集贤广场、海防街区、桃图河漳村等景点。记者提前参观了公园,看到这些各具特色的展厅和场景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上海多元、包容、大气、谦逊的城市基因。浮在涪林湖的广福林文化展览馆以“时光空之旅”为设计理念,通过广福林考古记忆的场景设计,上海的土地形成演化、祖先活动的到来、城市特色的形成、松江县政府的繁荣、上海城市的崛起、未来和明天,观众在参观中可以体验和阅读上海。纪念馆包括枣雪堂、安雅堂等展厅,分别介绍了的文学成就、复社、济社的创建史、反清复明史,以及杜、、夏等与同时代的名人。惠州建筑“明高屋”将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多韵书院,多韵书院将设立空阅览室、空展览馆和lecture/きだ教室
公园的展览馆里陈列着许多珍宝。古陶器艺术博物馆是一个地下展厅,陈列着不同时期的陶器,如良渚文化黑陶翅鼎、龙山蛋壳黑陶杯和夏代白陶印龟。木雕艺术传承展厅展出了约300件徽州古民居的精美工艺木雕,其中大部分是从明清古民居中分离出来的。展品的雕刻内容主要以各种历史人物、小说、戏剧故事和吉祥图案为题材,代表了明清时期江南木雕的巅峰水平。
位于涪陵门旁的涪陵印,也是广福林文化遗址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砖塔看起来像一个大邮票,建筑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观看通道。顺便说一下,我们可以看到两边的墙壁以半隐藏的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讲述了广福林遗址的发掘过程。
打造上海城市文化地标
广福林文化遗址核心保护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古代遗迹,其中蕴含着更多未解之谜。为了更好地保护遗址,该地区未经批准和发掘,已被国务院文物保护委员会确定为核心保护区,是研究广福林遗址最有价值、最珍贵的神秘之地。
据报道,广福林文化遗址占地约850亩,其中只有500亩是在移除湖面和保留未开发的100亩后留下的。因此,公园中的许多建筑都需要被“挤压”,整个地下建筑应该靠近地面建筑区域。例如,湖底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车库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水下车库,湖中央还有一个音乐喷泉。“我们已经耗尽了这块土地。在这座建筑中,涪陵塔是最高的,其他的都埋在地下,隐藏在水中。此外,大量建筑远离核心保护区,因此市民可以在此驻足凝视和沉思,防止建筑带头。”余宁说道。
1959年广福林遗址被发现后,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1961年,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在广福林地区发掘了两座良渚文化墓葬和其他文物。发现这是上海首次发现良渚文化墓葬的两个地点之一。从1999年到2005年,上海博物馆再次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周代和汉代的文化遗存。尤其重要的是在长江下游发现和确认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广福林文化,它填补了这一地区历史时期和空文化发展的空白。2013年,广福林遗址被列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和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上海博物馆、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阳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0个专业考古机构,对广福林遗址除核心保护区外进行了全面的发掘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考古成果,创造了上海城市根的文化地标
整个考古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凸显广福林价值的过程。许多考古成果要么被命名,要么成为文献。上海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广福林猜想》在专业界和社会上反响很大。广福林考古项目多次入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初评,并荣获2016年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
“十年磨一剑”再现广福林文化
《十年磨一剑》严谨而真实地展示了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发展。广福林文化遗址的建设项目从一开始就严格按照考古研究成果和真实的历史资料进行布局,并及时对遗址内的所有建筑、树木、河塘、道路网和地貌进行拍照、测绘和记录。在唤醒历史记忆的同时,力求真实的地貌纹理和可信的展示内容。
目前,公园内的所有建筑都是根据当地老人的记忆、家庭故事、历史记录和家园分布,以及树木、道路和河流形成的地域板块的生态肌理和人文肌理推断出来的。
“虽然在广福林文化遗址上建有少量江浙皖地区的古建筑,但主要用作空展厅,也符合广福林地区和移民松江的历史特点。”研究发现,广福林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以黄河流域王又芳为主的中原龙山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广福林文化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如今,公园里的许多特殊展厅都有复合展示功能,外观和内容相得益彰。普通观众很容易理解并留下印象。在欣赏中国传统美景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历史,记住历史。“知道我们的城市来自哪里,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