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3字,读完约4分钟

《松江人》、《松江休闲游》、《沧城实录》、《我在广福林等你》、《松江历史文化研究》、《松江报》...所有与松江相关的书籍和报纸都被仔细阅读;韩三妨、修叶桥、宝宿堂、雕花楼、苍桥、宽塘桥……他探索了所有可能有松江故事的地方。在路上阅读和讲故事。自2009年入驻松江以来,他一直在松江读书、翻箱倒柜,从一条街到另一条街挖掘故事,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长宁区司法局、静安寺社区、金山区等20所学校、社区和政府机关宣讲松江故事,并自发组织了28次“松江文化一日游”。如今,出生于1954年的尹明华仍带着“松江故事”行走。

他背负着"松江故事"在行走

阅读书籍和报纸了解松江

当我来到尹明华在佘山镇纳米魔术城社区的家时,记者惊讶地发现报纸碎片随意散落在受访者的桌子上。"这些都是我经常剪辑和收集的松江故事."这些年来,为了挖出松江的故事,把松江的故事讲好,尹明华养成了剪报纸的习惯。"我没有错过每一期《蓉城旧闻》. "尹明华说,《松江日报》是他了解松江的一个窗口。粗略估计,近年来他很少阅读超过60本与松江相关的书籍。

他背负着"松江故事"在行走

"任何有关松江的书,无论多贵,我都会买."2014年,尹明华与中()店经理朱惠英达成“口头协议”。两本松江字帖,约4厘米厚,售价580元。他一直很节俭,不假思索就买了房子。鲁迅、陆机、陆云、夏完淳、黄燮……古老的松江文字不仅进入了他的视野,也进入了他的内心。

他背负着"松江故事"在行走

[/s2/

你仍然要走几千英里才能读几千本书。书中除了与松江古人交谈,尹明华还走街串巷地挖掘松江的故事。修叶桥、修南桥和修堂桥隐藏了一个故事,即松江三姐妹在古代不要彩礼,只要桥能让村民受益;松江有石狮,无一例外,雄狮抱球,母狮抱崽;天马山斜塔前,有一棵700多岁的银杏树……尹明华的足迹遍布松江的每个角落。去年的元宵节,为了探究《拾荠菜》中提到的松江荠菜的柔情,他在走了一里路后,无意间走进了作者钱明光的岳母的邻居家。

他背负着"松江故事"在行走

虽然没有“很难去”,但在松江旅游却很难。去年上半年,尹明华在三个月内两次跌倒。“有一次在泰晤士镇附近,有一次在陈山植物园附近,两次骑着电瓶车去松江看故事,我遍体鳞伤,第二次住进了医院。”回忆起那次坠楼事故,妻子余仍是痛心不已。尹明华笑着说:“哪里出事了,这显然是一个故事。”在两次住院后,尹明华卖掉了在妻子“软硬兼施”下陪伴他四年的“电动小驴”。

他背负着"松江故事"在行走

用心讲述松江的故事

“松江是‘上海之根’。松江到处都有故事,需要分享。”去年4月14日,尹明华站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讲台上,用两个小时讲述了几十个关于松江古代名人的故事,从《橘子的母亲》到虞照的《明日之歌》。面对台下来自日语系6个班的140多名学生,他不仅不紧张,而且充满激情:“我很感动,能在大学校园里与年轻人分享松江的故事。”

他背负着"松江故事"在行走

去年年底,尹明华想出了志愿组织一次为期一天的松江文化之旅的主意。"我组织的第一批游客是长宁区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尹明华第一次成为“导游”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文化日之旅’不是粗略的看,到处都有故事再现。”尹明华自豪地说:“唐、宋、元、明、清十里中山路,自古有今”。每次带领团队参观,我都会有新的体验和感受。”。在过去的一年里,他组织了28个各界人士团体参观中山路,探索松江文化,聆听松江故事。今年4月,为了讲述宝宿堂主人许嘉德的故事,《杨乃武与小白菜》,他去了案发地点余杭。

他背负着"松江故事"在行走

令尹明华惊讶的是,在分享松江故事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很多志趣相投的人,他们都渴望走近松江,了解松江,甚至讲述松江的故事。刘英,公司的白领,沈小英和殷偕,退休的朋友...如今,尹明华在松江故事“小作坊”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松江文化一日游”已经融入到了晚会当天的社区活动中,并受邀在中墅阁党建基地和芳塔园文化诚信教育基地讲故事。更令人惊讶的是,很多旅游公司也上门寻求合作,但都被他一一拒绝:“我是一个纯粹的旅游志愿组织,不接受任何商业合作。”

他背负着"松江故事"在行走

谈到未来,尹明华的眼里闪烁着光芒:“我这辈子只会做一件事,把松江的故事讲好!”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他背负着"松江故事"在行走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1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