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1字,读完约3分钟
像大多数有小学生的家长一样,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娄丽静(音译)利用周末接送儿子去上兴趣班。然而,与往常浪费时间等儿子下课不同的是,她最近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等儿子“去厕所”上,并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暗访了松江市的20多个公厕。
为每个公共厕所拍一组照片,写下地址,编上序列号,然后找出缺点。自调查开展以来,区环卫中心上下到城乡公厕“去厕所”。区环卫中心主任姚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向每个街道镇下发《咨询表》,指导街道镇提高公厕建设水平,让市民在公厕改革中获得更多实惠。”
“一个厕所,一个摊位”参观和全面报道
新桥镇神七养老院公共卫生间的第三间浴室,除了标准的尿布台,旁边还放了一个儿童座椅;在新桥镇教育绿地的公厕入口处,新开放的出租车临时停车位让“兄弟姐妹”不再担心违章停车。楼丽菁表示,与其他人进入公厕时简单地解决“内部紧急”问题不同,她每次进入公厕都会左顾右盼,看看清洁工作是否到位,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总是在想什么好,什么不好。”不,在今年3月的一次突然造访中,她在公共厕所里听到了公众的抱怨:“现在都3月了,还是那么冷,洗手的时候都冻僵了。””于是她提出了在公共厕所增加厨房用具以供应热水洗手的建议。
目前,松江共有公厕387座,其中城市化地区公厕219座,农村公厕168座,其中城市化地区公厕199座被评为文明行业创建“上海文明公厕”。近年来,我区进一步加强了第三浴室建设,提倡在公厕内种植绿色植物,注重文明宣传,形成了松江特色。但区环卫中心规划建设科科长黄岩认为,松江公厕的管理应从“干净、充足”向“精细、舒适”发展,力争达到100分的使用满意度。
自开展大规模调查以来,将公厕建设成松江的一道景观,并参观整个区内的所有公厕,已成为区环卫中心的一个重点课题。“有时候我一天要跑20多个公厕。”黄岩说,不仅要观察暗访,还要为每个公厕建立档案,记录问题。在走访过程中,区环卫部门发现,松江新城的许多预制公厕已经使用了十几年,损坏更为严重;老城区的一些厕所已经多年没有翻新,设施跟不上市民对厕所的需求。有必要敦促将相关街道纳入未来两年的翻新计划。
“三步”卫生设施布局
根据上海市公厕规划设计标准,城市化地区公厕的服务半径应为250 ~ 300米左右。然而,现实是总长约12公里的广福林路在人民北路交叉口的绿化带上只有一个装配式公厕。公厕空置主要发生在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广福林街和松江新城总部功能区R&D新开发地块。
黄燕说:我找不到方便开车或购物的地方。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然而,在发达的土地上建造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公共厕所并不容易。黄岩告诉记者,环卫设施在办理用地手续时,项目立项、征地等前期手续符合大型设施建设的要求,时间过长,手续繁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厕的建设。
调查中思考,针对公厕布局不均匀的问题,区环卫中心提出了“三步走”的建议。首先,在编制区域规划时,每个街道镇应结合自身的环卫发展需求,明确公共厕所和垃圾房等环卫设施的分布;其次,在地块的开发和转让中,规划部门根据环卫行业标准提出了环卫公共设施的用地和配置要求;此外,为未通过规划程序的公共厕所和垃圾房开辟绿色通道,并保持备案形式,简化新建100平方米以内小型卫生设施的程序和审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