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9字,读完约2分钟
图为大众阅读《宝山日报》打造特刊
目前,保山正在全力打造全国文明城市。为了让保山人民更好地了解全区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区文明办和本报联合推出了《全区创建》特刊,以“十八问”访谈的形式向公众逐一展示。发行了78万期特刊,创下了《宝山日报》单行本的新纪录。几天前,我们的记者走进保山的普通百姓,倾听他们关于创作一期特刊的感受。
月浦镇清安村的袁说,居委会第一次组织志愿者向居民发放了创泉特刊。看了报纸后,他们对全区的创建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保山近年来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老年合唱团的爷爷和阿姨们总是在大声唱歌之前先看报纸,谈论创新的全部知识。“人不能老,不能被创新拖累”,这是每个人的共识。在月浦,志愿者们要么走上街头巷尾向居民分发,要么把特刊发到邮箱,以确保所有特刊都是在家里创作的,并耐心细致地回答居民们的问题。乐业县二村居委会也开展了知识竞赛,提高居民对创建全村工作的认识,创建全村的“十八大”成了“及时雨”,成了他们的学习材料。
来自街的杨女士说,创泉的口号挂了,志愿者行动了,人们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然而,她对创泉的工作缺乏系统的了解。拿到这期《创泉》特刊后,经过认真学习,她看到了保山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看到了无数人间好事。她也明白创泉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很大的努力。作为一名教师,杨老师立志做创新工作的使者,向学生传授所学的创新知识,鼓励大家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友谊路街的李老伯告诉记者,他太老了,学不了手机、电脑等新把戏,他最喜欢看报纸。《宝山日报》特刊非常热衷于为像他们这样的老人阅读。
在《创泉》特刊的宣传下,人们的认识不断加深,变认识为行动,积极参与创泉工作。在得知普通读者对我们特刊的好评后,我们报纸的编辑们深深地感到公众的认可是我们进步的主要动力。《宝山日报》今年已经进入第三十个年头,大家将一如既往地争取新闻的第一线,把宝山的故事讲好,把宝山的声音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