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4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你打算在双十一买什么?淘宝抢了多少优惠券?”"有预约吗?".....随着“双十一”的临近,各种网络平台的“消费大战”已经提前开始,许多市民已经开始了一年一度的“买买买”。凭借其便利性和价格优势,网上购物消费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你可以不用出门就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和购买商品。然而,许多不法分子已经看到了蓬勃发展的网上购物消费,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制造陷阱来欺骗消费者。随着“双十一”的临近,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要睁大眼睛,理性消费,以免落入不法商家的消费陷阱。
网上购物陷阱的多重识别
去年“双十一”期间,孟发现一个购物平台宣传11月1日至12日是“双十一”促销,价格是全年最低的。因此,11月7日,我在平台上的一家专卖店购买了电脑内存芯片,金额为人民币2028元。12月8日,孟先生意外地发现店里同一件商品的价格降到了1679元。当时,他联系了商场客服和平台客服反馈这个问题,要求退款。平台客服说特许店是第三方商户,无权监管,而门店客服说价格正常。然而,在消费者反馈后,商家立即将商品价格调整回2099元。经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调解,经营者将差额349元退还给消费者。
事实上,在“双十一”期间,孟的情况并非如此。一些肆无忌惮的商人趁机混水摸鱼,夸大宣传。消费者仍然需要识别网上购物陷阱。地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有几个常见的网上购物陷阱:第一,假网站。它的特点是高度模拟,看起来像一个普通的网站,需要仔细区分,特别是注意其网页上的公司名称、联系信息和电子许可证信息。第二,低价陷阱。引诱消费者以过低的价格购买,但消费者应该仔细考虑过低的价格是否合理,因为正规渠道的价格不会差多少。第三,虚假宣传。在网站上,它被大肆宣传,但消费者实际收到的商品与宣传不符。在许多消费者被欺骗后,他们关闭了他们原来的网站,转到其他网站继续欺骗。第四个是彩票陷阱。消费者很想购买高奖金和奖品的商品,但他们实际上无法兑现。第五,霸王条款。许多商店使用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的权利或免除消费者的义务,这直接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注意网上购物的细节
退货和换货不畅也是“双十一”期间的一大抱怨。消费者郑(音译)去年在双十一旗舰店购买了商品,并于11月27日因商品问题退货。当时通过网上沟通,对方同意消费者自行退货,并表示愿意承担退货运费,但消费者必须提前付款。郑小姐一共付了60元运费。但是商家只愿意承担20元的运费。消费者要求补齐剩余已付运费,双方无法达成协议,郑小姐向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投诉。经消费者保护委员会调解后,经营者愿意承担所有运费。
地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退货条款非常重要。在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中,新增了7天不合理退货条款,明确了四类商品不适用不合理退货。但是,在日常网上购物消费中,网上电子商务或网上商店实际上限制了更多的商品不能无故退货,所以商店应该与消费者逐一确认,消费者也应该注意所购买的商品是否适用不合理退货。另外,在网上购物过程中,如果商店不主动提供消费凭证,消费者也应该主动索要,并根据实际情况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和网页截图,以备日后维权时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应该注意网络环境的安全,以免网上购物的重要信息被泄露。建议不要在网吧等公共环境中使用,也不要在安全性不确定的免费无线网络中购买在线交易。对于你自己的网络,安装反病毒和反木马软件,并定期扫描和清理。为了清楚地看到网上商店的资质和登录地址,不要随意信任个人发布的链接。在网上购物时,商店在要求直接汇款时必须谨慎。如果你不能确认对方的资格,不要轻易送钱。建议使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降低支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