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4字,读完约4分钟
“谢谢你!谢谢你,现在家里明亮多了。”周阿坡,一位独居在中山路董芳社区车墩镇大铁桥村的老人,最近有一种詹妮弗的情绪。随着门口的树被移走,太阳终于照进了她的房子,她不再感到寒冷和昏暗。
“这件事能顺利解决,我得感谢村干部。”原来,周阿坡是车墩镇大铁桥村的村民,因家庭住房搬迁,被临时安置在董芳小区一楼的一所房子里。她的房子前面有一棵树,它挡住了进入房子的光线。底层本身光线不足。另外,这棵树挡住了它,而且没有阳光。身处“异乡”的周亚波是无助的,但她有烦恼却不知道告诉谁。
今年10月底,大铁桥村的好邻居志愿者拜访了周阿坡。得知她的遭遇后,他们立即与董芳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沟通,并告知了周亚波的要求。同一天,居委会将这棵遮光树移植到其他地方,赢得了周亚坡和附近居民的赞誉。
扩展网格编织服务网络
通过今年的大规模调查,建立一个网格,形成一个服务网络,是大铁桥村的创新工作方法。“如今,许多地方都面临着拆迁。如何管理和服务搬迁的村民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过去,我们都是单独工作,现在我们可以依靠网格顺利工作。”大铁桥村委会主任孙伟表示,大铁桥村是一个典型的搬迁村。全村有村民946人,800多户拆迁户分散在车墩镇和市区,给管理带来困难。“例如,收取租金、发出通知、通知事宜等。,因为每个人都不是集中在一个村子里,这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迁出的村民还反映,与居住地居委会存在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铁桥村作为一个“家庭”,开始寻找对策。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大铁桥村的安置工作就已经开始了。当时,考虑到一些村民难以借到房子的问题,车顿镇政府利用闲置的房改,在车顿毛巾厂和华景公寓建了两个安置点,专门安置了有困难的住户。「在这两个地点,我们安排义工进行服务对接,提供方便的服务,并定期进行地区活动,例如免费理发、磨刀、照顾卧床的长者等。,这是非常受欢迎的村民。”孙伟介绍说,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该村想到了网格扩展,并与董芳社区建立了合作建设和结对关系,那里有更多的家庭在村里。
与兄弟村携手共建
经过更深入的调查和探索,大铁桥村“两委”发现,同一镇的米什渡村、李安民村、南门村和华阳村的许多拆迁户也定居在董芳社区。这让他们想到了一起建设。
“村民们正在转型,需要我们提供管理和服务。我们整合村民的需求,同时将兄弟村的资源连接在一起,为村民服务,满足村民的需求。”孙伟说,由于交通不便,村民们返回村子很麻烦,但电网扩建后就方便多了。"我们的目标是在不拆除房屋的情况下拆除村庄,不离心地离开村庄。"因此,大铁桥村率先与米什渡村、李安民村、南门村、华阳村联合成立了一个共建单位。来自五个村庄的志愿者组成了一个好邻居志愿者团队,收集每个村庄的资源,并为搬迁后的村民发放联系卡,以开展服务和活动。
这样,工作就不再由一个村庄来完成,而是由几个村庄共同完成,具有更多的服务资源和更强的对接能力。大铁桥村因为拥有一个小组,可以通过董芳社区的联合建设满足其他四个村村民的需求,然后将这些需求传达给四个村的“两委”,这不仅方便了村民,也加强了村与村之间的沟通。
“虽然我们离村子很远,但村子仍然记得我们。我们心里非常感激。有个‘家’真好!”解决了房子的照明问题后,周亚波不再感到孤独。在志愿者和居委会的关心下,她的业余时间逐渐丰富起来。通过网格扩展和群组服务,大量被安置在车墩镇外的“周阿坡”获得了贴心的服务和便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