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8字,读完约2分钟
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连续剧《老中医》、2018年中国科幻大会最期待的ip奖《上海堡垒》以及中国首部网络安全黑客密码电影《国家密码》,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因为上海科技电影之都的名字越来越响亮而被串联在一起。
上海科技电影之都新闻发布会于6月19日举行。从规划布局到综合建设,这个仅在一年前竣工的新建影视项目,已经放出了美丽的文字: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影视产业重大项目陆续落地,松江一批优秀作品相继出现。高科技影视基地、影视培训教育、影视公共服务平台加速集聚,长三角影视产业融合加速落地。这背后不仅是世界一流的硬件设备和日益优化的软环境,也是松江构建现代电影产业体系的探索和尝试。
顶级设计强调“科创核心”和“世界之窗”
2017年,市委、市政府在上海发布了《文化创作50条》,提出要“构建现代电影产业体系,建设支撑影视产业链的现代化、前瞻性影视制作基地”,正在“上线”提升电影产业化水平。对于“电影产业化”,松江选择走生产导向的发展道路,打造完整的影视产业链。“我们不为土地而战,不为房地产而战,但我们以电影后期制作为导向,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元素聚集。”区文化旅游局党委书记徐杰生表示,高科技工作室和数字后期制作的建设是中国电影的不足,也是上海科技电影之都的优势。
6月19日,上海科技电影之都总体规划发布,提出在全地区形成“双核驱动、四片联动、八点驱动”的发展格局,其中“双核”是指以高科技和国际化为鲜明标志,打造行业领先的科技影视产业集聚中心和国际影视文化交流窗口。
“影视与科技的充分融合是上海电影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据上海好普影视基地副总经理沈建忠介绍,目前好普影视基地一期工程包括四个工作室,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每个工作室都配有高科技照明系统,高、低色温可以即时任意切换。仅此一项就能为电影摄制组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科创新”世界窗口的双核发展理念也为影视产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思路。上海电影集团总裁汪建儿介绍说,1999年建成的上海影视公园主要是针对老上海街区的外景拍摄,其发展面临着产能供应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