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5字,读完约3分钟
12月5日下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行动中的志愿修身”启动。活动对松江区公益广告大赛和童谣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进行了颁奖,并授予了松江区十大示范基地、十大特色项目和部分市民自我修养志愿服务基地。
志愿者不仅是城市的一道美丽风景,也是评价城市文明程度的一条线。一个城市的文明指数可以从志愿者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来。所谓深度,就是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一种有时间限制的活动,而是应该规范化、制度化。所谓广度,是指志愿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形成积极的效果,这使得志愿服务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
因此,如何提高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有三个关键点。首先,建立制度化的激励机制,用良好的法律和政策保护志愿服务。例如,在一些地方,志愿服务的做法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来积累积分,积分可以直接兑换成洗衣粉、毛巾和其他实物,或者“志愿积分”可以兑换成“志愿服务”。这种积极的动机不仅增强了志愿者的荣誉感,也给了他们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其实,这是让“有德者得其所”,让“好人得其所”。通过完善的制度激励机制,将志愿服务的激励和反馈以良好的法律和政策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激活人们的良好思想,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
二是建立系统的专业培训机制,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促进志愿服务的专业发展。志愿服务不是一件简单的好事,也不是一件简单的好事,而是一件长期的好事,涉及街头文明劝导、大型活动指导服务、关爱儿童、老人和残疾人,以及医疗服务和抢险救灾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一丝不苟。这就要求志愿者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求各种类型的专业志愿服务组织,这样才能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真正让受援者受益。
志愿者来源广泛,具有不同的年龄结构和知识水平,因此志愿者具有专业技能。与其让每个志愿者掌握所有的志愿服务专业技能,不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专业技能培训,掌握一两种志愿服务专业技能。这就要求加强志愿服务的专业培训。政府和社会力量应该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政府尤其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将志愿服务的专业培训纳入社会治理的整体工作中,细化培训内容,从制度机制上保证专业培训的落实,让志愿者通过实践专业培训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志愿服务,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三是建立多元化参与机制,为人们参与志愿服务创造便利条件。现实中,人们在参与志愿服务时,经常会遇到渠道和平台少等问题,很难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参与志愿服务。从政府到社会各界,都应该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的多元化机制,让每个公民都能方便快捷地参与志愿服务。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我们可以体验志愿服务,亲身感受“奉献、友谊、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使这八个字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感受,并以微妙的方式得到改善。
巩固“三个关键点”,提升志愿服务的“两个度”,从而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志愿团队,参与志愿服务,形成“我帮助别人,大家帮助我”的志愿服务“森林效应”,使志愿者之花遍地开花,志愿精神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