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0字,读完约3分钟
“过去,当你走到河塘边时,捂着鼻子都能闻到浓浓的气味。现在天气很好,水很清澈,海岸是绿色的。我们住在这里,很舒适。”曹泾镇江庄村金星17组村民顾俊贤告诉记者。
老古口说的是村里镇级河道的小庙港。由于沿海农民过去没有收集农村生活污水,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河流污染。
2017年,金山区水务局和漕泾镇联合对沿河29户居民进行了污水收集,并在集水池对污水进行了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一级标准。同时,通过河道疏浚和综合治理,将原来的“臭水城”变成了一条水清岸绿的生态河流。
小庙港改造是金山区中小河流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以来,金山区按照源头控制、截污、水系沟通、水量调控、生态修复和长效管理的思路,大力推进水利专项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水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截至去年12月底,全区198公里的185条河流已全部整治完毕,黑臭基本消除。四类水质断面占全区21个城市控制性地表水监测断面的100%,江南美景日益回归。
值得一提的是,金山区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河道的生态平衡,为生动的植物预留了空客厅。例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评估的太平港采用了生态护岸。两岸共建成生态堆石护岸1859米、仿木护岸312米、浆砌块石挡土墙327米、木桩护岸220米、岸边绿化约36100平方米、水生植物3580平方米。河道还采用了太阳能生态浮岛技术,通过净水设备和水生态修复,改善了河道的水质和外观。
据报道,生态护岸被称为“呼吸护岸”。与硬质护岸结构不同,它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实现了水下与岸上的生态互动,为水中的动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有利于恢复和保护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
如今,太平港已经从国家考试中的黑臭河道变成了人水相亲的生态景观河道。樱花小径、滨水林带和亲水景观平台形成了沿河的观光带,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个美丽宜人的休闲空房。现在许多居民去钓鱼和散步,这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成就感。
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2017年全区已完成拆除沿河11.71万平方米、整治工业企业224家、截流沿河污水管道18.8公里、收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1.06万条、淘汰规模化畜禽养殖20家等综合治理工作。通过水和岸的同步处理,整个区域的水质将通过从点到面的突破得到稳定改善。
金山区已将2018年定为“水质改善年”。目标是到今年年底,金山的小微水体基本消除黑臭,185条中小河流的水质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改善。金山区14条骨干河流的21个断面将力争出现三级水质,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