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148字,读完约15分钟

文/熊月陆兴龙

长江干流沿着沿江地区的人口迅速发展,历来以移民为首要方法。 特别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以长江中下游为主要战场,波及全国战争,大量流动省际人口,恢复了战后对战地人口的补偿性,引起了长江沿岸各省人口的显着变动。

一个城市基本上集中在一定的地区内,是主导人的活动的经济实体和社会实体和物质实体之间的有机结合。 中国近代城市化的过程,必然在有限地区空之间人口高度集聚,促进城市空之间的扩大。 20世纪中前期,长江在江都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变迁中,有不同的人口增加。

人口调查一波三折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人口调查始于清末宣统年间( 1909—1912年2月)。 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清政府为了准备立宪,由民政部主办制定了全国户籍调查章程。 这次调查分为家庭数和人口数两部分:家庭数重视居民号码数,明确居住地标识的人口数重视统计各地人口,户主在10天内自行填写“口票”。 从1910年到1911年在各省陆续展开,预计在3年到5年内完成。 由于辛亥革命突然爆发,清朝统治崩溃,这次全国户籍调查在途中死亡,只留下了一部分调查结果。

民国成立后,政府内务省继续主办全国人口调查。 当时国内军阀割据,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人口调查难以进行。 社会上有些个人团体进行的局部地区人口调查使用了现代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些先进做法和科学规范,但投入的人力、财力有限,停留在社会实验阶段的人很多。

1921年,民国政府卫生部开始在一点大城市进行人口生命统计,但在北平、上海、南京、天津、汉口、广州等大城市也进行了尝试。 从1928年到1937年的10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发表了两次人口调查数字,反映在沿着长江沿江城市生活的人口状况中。 但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各地的人口调查不得不中止。

从抗战胜利到全国解放前夕,受大规模战争的影响,社会动乱程度更激烈,人口流动更加剧,城市生活人口变动特别在空前。 各地警察机关提供的户籍数量和实际人口之间的偏差进一步扩大,不能反映人口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

总体来说,抗战爆发前的10年间,由于使用方法得到了改良,人口调查结果比较可靠。 以下以这一时期的人口统计为第一依据,论述长江三角洲大中城市生活人口的快速发展状况。

“大上海”的来龙去脉

首先看上海人口的迅速发展。 进入民国以来,上海的行政建设和实际管辖范围略有变化。 1914年,上海从县升格为江苏省省辖市,占领4市15乡,共19个市乡,即上海、闸北、蒲松、洋泾4市和法华、引翔、彭浦、江湾等15个乡。 1926年军阀孙传芳督江苏省将上海改为沪商口,全境分为五个区,即上海、北、浦东、沪西和吴淞。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把上海改为特别市。 当时,市区范围除了上海县的全国之外,还包括宝山、松江、青浦、南汇等县的一部分土地,一共分为30个市乡。 但是当时上海市政府实际上接管了17个市乡。

1930年7月更名为上海市,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管辖地区扩大。 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上海就沦陷了。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上海,重新建立上海市,将全市划分为32区。 从1945年到1945年的11年间,上海的市域面积为527.5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为494平方公里,1945年以后扩大到618平方公里,其余年维持在558平方公里。 城市生活人口的增减也多少受到了这个因素的影响。 但是,上海整体的人口数量并没有随着市域面积的变动而增减,总是有高速增长的趋势,这是近代上海人口迅速发展的显著优势。

从民国创立到上海解放的37年间,上海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在世界各国城市生活人口快速发展史上也极为罕见。 据推算,1910年上海的人口总数接近129万人,这是该市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超过百万人。 到1915年全市人口总数达到了200万人以上。 20世纪20年代前后,上海人口增长是极其重要的时期,无论是华界、租界人口、中国居民还是外国华侨的数量,几乎在这个时期都大幅增加。 特别是在20年代的头几年,上海的人口统计曲线大幅上升,之后的几年几乎达到了垂直。 结果,1930年上海的人口总数很容易突破300万大关,到抗战爆发前达到了375万人以上。

不到30年间,上海人口增加了246万多人,平均每年增加近10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10.77%,成为同期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

抗战期间,上海市整体人口总数无法统计,抗战胜利上海恢复,外国居民陆续回到家乡,短期内人口移动了约50万人。 不久避免内战激荡的人们再次流入上海,到1947年底,全市人口增加了113万多人。 到1948年,警察局进行了全市户口调查,全市人口总数为5204321人,其中男性2880394人,女性2323927人,不包括流动人口和水上居民。

当时,上海外国新闻估计上海市人口总数在550万到600万之间,市中心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万人,市区人口逐渐饱和,出现了移居郊外的现象。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随着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许多离开城市谋生的农村生活人口回到了家乡,上海人口总数才减少,维持在500万左右。

前途不绝于耳

如上所述,近代上海城市生活的人口增长首先源于战争引起的三次人口增长高潮,同时期上海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人口的持续增长。 我认为上海人口的激增最重要的是上海地区和周边的腹地经济活跃。

20世纪初前后增长加快的近代工商业,将上海从一个商口转变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产业、金融和对外贸易中心,近代交通工具和通信设备将上海的经济腹地扩大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沪宁杭城市为支点,东南沿岸和长江沿岸的城市化地带

只论工商业,他们的迅速发展每年都没有给上海带来十万新人口。 据《上海工运志》统计,1929年上海市全体28.5万工业职工中,纺织业近20万人,许多纺织女性工人是来自地方的农村女性。 交通运输业还有近3万名码头装卸工人和8万多名人力车夫,他们几乎在外国破产农民的商业方面,全市约有72858家商户和公司,共计雇佣24万人以上,地籍也很多。 这些劳动人口加上家人,总数不下几十万。 抗战前夕,上海工厂员工增加到近50万人,加上商业、手工业员工、码头工人、人力车夫等,总数达到128万多人。 外来移民工人及其家人构成了在上海数百万城市生活的人口的主干。

另外,战争环境也确实加剧了上海城市生活人口的变动程度,从1930年到1937年,每年从上海转移了40多万人,转移了近28万人,平均每年从12万人增加了13万人,8年间转移了86万人。 在战争发生的1932年(一二八塔沪抗战)和1937年(八一三塔沪抗战),上海转移人口比去年分别增加了6万人和11万人。 这种战争引起的人口迅速流动,最终也可以归结为经济性的转移,对城市的正常经济生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扰乱了人口的流入和流出地区的再生产过程,也是降低人口流入地区居民生活秩序和生活质量的代价。

近代上海城市生活人口大幅增加对城市经济的压力,往往超过人口增加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城市的负担率短期内迅速增加。 由于当时城市管理当局的腐败,不能在财政上积极减轻城市负担率,用各种方法将不断增加的城市负担转嫁给全体居民,直接引起城市工商业的萎缩,市政建设衰退,城市经济和城市功能整体日益衰退。

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上海解放,上海制定过三次市政建设计划,最终成为春梦。 除了以往行政当局腐败等原因外,上海人口急剧膨胀,失去控制也是重要因素。

古都新角政商齐心协力

辛亥革命胜利后,江宁府治被废除,改称为南京,成为临时政府所在地,但不久就成了江苏省的省会。 1927年国民政府规定南京,作为特别市,江苏省省会迁到镇江。 1930年被指定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市,全市面积为465.7平方公里,与同期上海的实际管辖面积仅相差30多平方公里。 抗战初期的南京是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名义上是汪假政权的所在地,实际上是侵略日军在南方的军事要地。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在南京,依然是行政院直辖市。

根据海关关帐,1912年在南京市生活的人口为26.9万人,仅为同期在上海市生活的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 民国前期,东南地区的战争相对平静,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南京城市生活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到1923年超过40万。 国民政府决定南京,城市生活人口进入较快的增长阶段,从1927年到1933年的6年间,全市人口增加了26万人,增长率为72%,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12%。

南京作为首都,市区面积扩大,基础设施加强,设置了大量的政府机关,相应地增加了城市生活的人口。 城市经济也比以前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各地移民入住,与各机关凝聚地的新街角相邻形成了商业区。 除了建设占地70万平方米的新住宅区外,从明城墙脚下到长江岸的小屋,住着约15万左右的穷人。

根据当时南京市警察厅的调查登记,抗战爆发前夕,城市居民超过100万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100人。 在1937年末惨烈的南京防卫战中,中国侵略日军放火烧毁了全城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超过80%的市内工业被破坏。 经过这场空前的灾难,南京变成了废墟,满目荒凉,城市生活人口锐减。

直到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在南京,古城复活,城市生活人口逐渐恢复,到南京解放前夕已恢复近90万人。

近代以来,南京一直是政治、费用的城市,抗战前南京市民的职业结构充分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经济优势。 根据1934年6月警察厅的调查,全市居民中从事服务领域和家庭仆人1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近22%,是各种职业人口中最高的。 其次从事商业的有9万多人,占近12.5%。 党和警察各机关的公务员有5万多人,占7%以上的全市产业工人还不到1万人。 这样的职业结构在长江三角洲城市比较特殊。

大江南北风雨四城

民国时期,人口统计没有法定的“城市生活人口”和“农村生活人口的定义”。 这是因为长江三角洲沿着沿江中小城市生活的人口迅速发展状况很难正确地解释。

总体来说,民国时代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阶段。 近代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增长,推动了城市经济的活跃繁荣,新城市崛起了。 长江中下游是一个沿江的小镇,近几十年已转向中等规模的工商城市。 但是,多年的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略战争和内战等重大事情,经常使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断,长江沿江地区的部分城市迅速发展,部分萎缩,后退,各地城市生活人口的增加速度和规模也大相径庭

江苏省是近代全国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农村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省内南部和中部地区县部人口增长又位居全省前列。 从1928年到1935年的7年间,全省61个市县中,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生活人口不仅迅速增加,无锡、南通、吴县、武进、宜兴、镇江、江都(今扬州市、江都县、郝江县)等县的人口增加了20%以上

镇江和扬州位于江苏省南部的平原地区,两城隔江相望,长江是南京以下的两个重要中等城市。 他们在地理上接近南京、上海,工商各行在省内也有一定的地位,特别是从以前开始商业就很发达。 历史上,这两个城市的人口增长曾经位居江苏省前列。 根据1914年海关调查报告,当时全国有41个城市,其中10万多城市有23个。 镇江有城市居民18.4万人,扬州在清朝开始衰退,但市内依然有10多万居民,两个城市都位于上述23个城市之中。

1935年,江苏省民政厅编写的《江苏省保甲总报告》显示,当年镇江县人口为607378人,江都县人口为1397970人。 这个统计没有区分城市生活的人口和农村生活的人口,但通常农村生活的人口总是相对稳定的,增加的是城市居民的数量。

历史上安徽的人口分布集中在北部淮北平原和长江沿江地区。 安庆位于本省西南部,长江北岸,是长江进入安徽省的第一个重要商口,也是上游壁垒南京的入口。 南宋以来,安庆一直是府治之所,清代升格为安徽省城,地位更重要。 芜湖位于本省东南部长江南岸,地势与东北平原相接,南连皖南山地水网密集,湖多。 水运第一的交通方法时代,芜湖是皖南重要的商业中心,素有“米市”,商业兴旺,人烟稠密。

安徽是近代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省份之一,省内城市数量相对较少,长江城市在全省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自然更突出。 清代咸丰,同治期( 1851—1875年),安徽是太平军长时间作战地区,又是捻军的重要活动基地,安庆、芜湖都是清军和太平军反复争夺之地,人口损失相当严重。 战乱平息后,省内经济开始复苏,人口逐渐恢复。

进入民国后,安徽经济迅速发展停滞,人口流动大于转入,人口增长处于徘徊状态。 根据省政府民政厅的调查,安徽省人口最多的1949年,也恢复到了1852年(太平军战火蔓延到长江下游)的77%左右。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在安庆和芜湖两个城市生活的人口增长也比较缓慢,20世纪30年代初才达到最高水平。 当时安庆市内的人口有19443户,111221人,其中男性65934人,女性43287人。 芜湖城市生活人口26419户,140554人,其中男性86870人,女性53684人。

这两个城市是安徽省国内最重要的城市,但民国时期的人口规模只是江南地区中等县的水平。

后浪汹涌城市化

近代中国是战争频繁发生的不稳定社会,成千上万的人为了生活被迫走上了移动的道路。 穿过西口,突破关东和下南洋,相当多的移民进入城市谋生,极大地推进了人口城市化进程也是近代中国社会人口变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由此城市生活的人口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体现了城市生活人口在时代的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沿江城市的人口结构也同样变动,具有价格体的特征。

民国时期,中国许多城市的人口性别比在130—140 (男性):100 (女性)之间,长江沿江城市。 从沿江城市生活人口的迅速发展趋势来看,性别比的提高与城市生活人口的增加成比例。 例如从1930年到1937年间,上海出现了新的人口增加高峰,城市生活的人口从314万人增加到近400万人,同期城市生活的人口性别比也从132∶100提高到137∶100。 南京市的生活人口从1927年的36万人增加到1936年的近100万人,性别比也相应地从131∶100上升到150∶100。

城市生活人口构成中的性别比有随着人口增加而提高的趋势,反映了近代中国广大农村在经济破产过程中,男性青壮年人口总是第一个脱离农业生产,流入城市谋生。 这引起了城市生活人口中男性大大超过女性的异常现象。 对广大农村来说,男性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导致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萧条。 城市由于男性劳动力大量流入,形成了许多失业预备军,资本家和工商业主有了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机会。

在民国时期长江沿江城市,特别是经济活力或政治地位更强的上海、南京等长三角特大城市居民中,移民占很大比重,大量农村青壮年移民进入城市转化为当地居民,在城市生活人口中把幼年群体和老年群体的结构比例

根据1930年至1936年的官方统计,上海、宁、汉等城市居民20—40岁群体的青壮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最高,均在37%—41%之间。

本主题的作者熊月之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等。 陆庆龙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公司史资料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长三角:从人口集聚看百年变迁”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2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