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7字,读完约4分钟

今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6月29日,金山石化街召开了居民垃圾分类咨询会,来自各社区和街区的40名居民代表发表了意见,对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吐出”,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基层方案”,最终提交职能部门参考。

金山石化街道群众提出垃圾分类“草根方案”

在现场,记者听到了许多来自基层的真实感受。有人建议老年居民要特别注意绿色账户点,但实际刷卡时后台网络往往被“卡住”,希望能注意到人们的微妙体验;有人认为有些人乱扔垃圾,但志愿者无权执法。如何避免争吵和留下证据;还有人认为,年轻的居民会因为湿垃圾的“破包”而感到尴尬。他们可能希望安装钉子、锯齿等。在垃圾桶里直接打碎袋子;另一些人建议,应该开展向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收集垃圾的服务...这些“意见”和建议极大地鼓舞了街道和社区干部。

金山石化街道群众提出垃圾分类“草根方案”

"垃圾分类的关键在于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陈宝忠当场评论说,金山石化街紧紧围绕人心,以党组织为“核心”,带动“两委”班子和党员站在前列,推动居民广泛参与民主协商,有利于更好地形成“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新风尚。

金山石化街道群众提出垃圾分类“草根方案”

基本上认识到湿垃圾不会离开社区

“嘿,老太太,今年月季长得真好。”住在石华街紫微园的费老伯发现,去年只开了两三朵花的一盆月季,现在枝繁叶茂,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我妻子指着一袋花卉肥料神秘地说:“正因为如此,这就是我们垃圾分类的‘红利’。”

金山石化街道群众提出垃圾分类“草根方案”

最初,在这个住宅区,居民们把湿垃圾就地处理成资源,并制成有机肥,种植在住宅花园和绿化带中。同时,有机肥被反馈给居民种植绿色植物,形成湿垃圾的生态循环系统。

紫微园建于2002年,共有1160户人家,每天产生大约1吨湿垃圾,如菜叶、果皮和剩菜。石化街四级垃圾箱旁设湿式垃圾处理站。湿垃圾经过洗涤、搅拌、压榨和推送,实现油水分离。液相润滑脂被回收并用于生产洗涤产品或工业用油原料。废渣发酵后可制成有机肥。

金山石化街道群众提出垃圾分类“草根方案”

“湿垃圾经过处理后,可以‘瘦身’90%以上,基本实现了湿垃圾不离开社区。”石化街社区管理办公室主任高一迪表示,下一步,该街还计划定期向居民返还加工后的洗涤用品。

街道辖区内还设有智能四类垃圾桶,集成了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垃圾收集桶,具有定时投放、现场检测、溢出报警、自动称重、实时数据后台管理系统等功能;新建或改造90个垃圾箱,建设两个网络的30个整合点,配合区职能部门建设大型垃圾处理场和转运站,整合两个网络,增加2辆湿垃圾收集车和1辆有害垃圾收集车。

金山石化街道群众提出垃圾分类“草根方案”

下一阶段,世华街将在陈开花园等社区推广湿式垃圾处理站,科学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垃圾桶变成社区红点

一大早,赵阿姨习惯性地在自己的“地盘”上“巡逻”,然后进门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然后帮别人倒垃圾。

赵阿姨是石华街东村小区金卫三组的居民。这里的房子都是居民建的,而且大部分居民都是外来务工人员,这给垃圾分类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上个月,东村居委会就垃圾分类进行了几轮居民咨询,经过几次“头脑风暴”,问题终于解决了。金威集团3号的大部分负责人都是退休人员。根据社区的特点和协商结果,户主成立了一个“候鸟”垃圾分类服务小组,帮助住户自己指导分类,同时也帮助及时丢弃垃圾的住户代为处理。

金山石化街道群众提出垃圾分类“草根方案”

紫微园的居民也想出了一个“土法”来实现湿垃圾的自动破袋:在垃圾桶的内缘安装一排锋利的锯齿,湿垃圾袋的底部碰到一个锋利的物体,然后居民轻轻拉动,湿垃圾自动破袋倒入桶中,不会污染居民的手……这个“土法”受到了很多居民的称赞。

金山石化街道群众提出垃圾分类“草根方案”

在党建的引领下,石化街正逐步将垃圾分类的“独角戏”变成“合唱”。

走进石华街四村的居民区,一个绿色的角落,废弃的轮胎和油桶被涂上油漆,废物被利用,令人耳目一新。它曾经是一个港口垃圾桶。垃圾桶被移走后,很多车停在这里,这不仅影响了美观,也更容易堵塞交通。一天,住在小区483号楼的张国明突发奇想,在这里放了几盆牵牛花和秋海棠。第二天,楼下的居民范剑平把废弃的轮胎搬走,用作花盆...不久,十几个居民自发地承担起洒水、粉刷和绿化的责任...因此,每个人都曾经避开的垃圾桶成了社区里的一个“网红点”。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金山石化街道群众提出垃圾分类“草根方案”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98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