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4字,读完约3分钟
据金山区统计,枫泾镇辖23个行政村和10个居委会,注册人口6万人,常住人口10万人,每年游客人数达200万。由于人员构成复杂,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推进。7月,上海市各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综合评价中,枫泾镇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枫泾镇依靠党的建设的指导,探索出符合枫泾特点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在妇女第一的帮助下,激发了群众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并在11月份的综合考评中取得了“优秀”。
垃圾分类是第一个
垃圾分类工作开始时,枫泾镇妇联积极参与了即时行动,动员了镇上的家庭和妇女,在33个村成立了33个“爱分类的妇女小组”,总人数为568人。
“爱情分类女队”进行上门宣传。“通过女性独特的亲和力,实现与居民的良好沟通,实现全覆盖,无死角。”枫泾妇联主席沈丽萍说。
此外,妇女小组每周巡视他们的村庄,检查每个村庄每个家庭的干湿垃圾箱,并逐一登记有问题的农民。对于分类不到位的,志愿者将现场讲解垃圾分类和运送方法的知识,并在垃圾桶盖上贴上“温馨提示”,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和运送。
枫泾镇妇联也发掘了一批女性人才,并将她们的特殊技能带入垃圾分类工作中。顾雅贞就是其中之一。她编了一套关于垃圾分类的讲座,通过方言故事、ppt演示和互动游戏告诉人们为什么以及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受到了村里居民的欢迎。
按门铃的声音很受欢迎
除了保存完好的古镇建筑,当地居民还居住在冯静古镇景区。随着垃圾分类的发展,既是风景名胜区又是生活区的冯静古镇与普通生活区有了明显的不同。
古镇景区居民生活区没有围墙或社区警卫,分散在古镇的各个区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住在街上,而是住在古镇的深巷里,而且这些居民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枫泾镇不仅在古镇区设置了定点配送点,还探索性地采用了沿街收集生活垃圾的方式,即按干湿两种垃圾桶推车的铃声进行收集。
保洁人员每天早晚各一次,定时按响门铃,推着干湿垃圾桶推车沿街行走,听到铃声的土著人可以走出巷子,将垃圾丢到巷子口。
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居民养成定期投放生活垃圾的习惯,还能为老年居民提供方便,为古镇增添一种独特的魅力,可谓“一箭三雕”。
此外,冯静古镇景区免费对外开放,全年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良好的宣传平台。因此,古镇将“三画一棋”这一独特的文化元素与垃圾分类宣传相结合,制作了一批以中国画、漫画、农民画、围棋为主的宣传页面,融入了垃圾分类四大知识和垃圾分类宣传口号,并将其设置在景区内,不仅向当地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也向国内外游客宣传垃圾分类的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