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0字,读完约2分钟
再过一个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近日,师、减、联办联合区绿色容量局开展了人人参与垃圾分类、争做绿色行者的宣传活动——金山区开展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活动,以情景喜剧、小品等丰富形式生动展示了金山区一年来垃圾分类的成效。
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金山区垃圾处理已从“扔进一个篮子”转变为“细分成四个桶”,从“源头削减”转变为“再利用”,居民区达标率从上半年的4.3%提高到95%。可以说,已经实现了质的变化。
这一成就离不开实践的推进和措施的创新。通过典型引导和加快推广普及,金山区垃圾分类形成了富有成效和特色的经验,如岱井村的三级“桶长制”和大孟村的“八点法”。早在2018年,朱泾镇就将岱井村、新井村和大孟村列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三个试点村。其中,岱井村采取独立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三级“桶长制”管理新路径,家家户户轮流值班,调动村民积极性。此外,人民住宅区有“小红花+红黑名单”,霍星村有“湿垃圾不出村”,甲楼村有“五监三检”,漕泾镇有“四名单”和“分级管理”等。各城镇和社区都探索了解决垃圾分类问题的有效经验和做法。
目前,全区有51辆干垃圾车、41辆湿垃圾车和11辆危险垃圾车,全区已建成456个“可回收”回收服务点和10个“可回收”中转站。2019年,漕泾镇、张延镇、夏朗镇、石化街和金山工业区荣获“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称号。此外,金山区在农村垃圾管理第二阶段城市第三方评价中位列九个郊区第一。同年7月至10月,金山区11个街道、城镇和工业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综合评价达到优良标准。
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据了解,居民垃圾分类的有效性有待提高,主体责任意识有待增强,分类收集设施有待规范,这是金山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的三个重要方面。下一步,区绿量局将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体系,不断巩固和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的实际效率,积极提高分类收集和运输能力,不断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采用“科技+管理”的模式,解决延期交货点管理、破袋指导等问题,建立生活垃圾混装监控运行管理体系,规范清运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