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49字,读完约7分钟

“城市,所以晟敏也是。”嘉定位于上海的西北部,是上海与苏联连接的枢纽。嘉定曾经被认为是上海的卫星城,但现在嘉定正在从上海的郊区转变为一个具有独立和综合功能的创新型城市。

改革开放40年来,嘉定不断提升城市发展的地位,科学把握生产空房、生活空房和生态空房的内在联系,推动城市发展

这个城市的新面貌“越来越高”[S2/]

1987年,嘉定县只有两家镇店;到2018年,全区将建成30余座大型商业建筑,包括14个综合商店、10个区域性大型商业综合体和6个市级特色商业街区。空夜晚的霓虹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快速发展。

据区规划和国土局副局长周芳珍介绍,1992年该县撤销该区建设标志着嘉定城市化进程全面启动,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当时区政府提出总量控制、分块开发、改善配套、提高服务的发展理念,规划设计起点高,建设质量高。梨园、迎园、聚园等70多个新住宅小区相继开工,城市开始“成长”。

嘉定发展以城盛民 城市建设彰显活力

“1993年后,工业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当地人口中的“南门”实际上是对周边产业的一种生活包装,规划只满足了生活功能。”周方真说:“伟大的建设和伟大的发展,使嘉定在那个时候‘晴天灰,雨天泥’。”

2005年以来,嘉定开展了区域功能定位的研究工作。2005年7月,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准了“汽车嘉定”的功能定位,进而迎来了嘉定新城的建设。嘉定首次提出了联合新城的概念。因此,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城市即将出现。

嘉定发展以城盛民 城市建设彰显活力

作为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嘉定农民一直向往城市生活。2005年,外港镇率先启动了以农村宅基地置换为起点的城镇化建设。宅基地换房,土地换保障,农民从中受益,土地得到节约集约利用,为空赢得了产业发展空间,城镇化建设得到快速推进。所有这些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嘉定发展以城盛民 城市建设彰显活力

在嘉定,“让农民上楼”不是简单的撤村建房,而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城市化,让农民享受现代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与宜居生态的融合,使城市化更具质量。

城市功能“优越”

11月11日,嘉定区图书馆接待了6846名读者——事实上,这种群众工作已经成为这家“网红”图书馆的常态。嘉定区图书馆自2013年6月26日开放以来,已接待近710万读者。不远的地方,f1国际赛车场和上海保利剧院将把世界舞台延伸到嘉定,让市民在远处享受文化和运动的乐趣。

嘉定发展以城盛民 城市建设彰显活力

什么能激发城市的活力?答案是功能。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亮点成员,嘉定的城市功能建设不仅着眼于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而且着眼长远,注重辐射效应。在许多城市功能项目的设计之初,嘉定就超越了“自娱”,追求“优越”的城市品质。以保利大剧院为例。这座宏伟的建筑由世界级设计师安藤忠雄设计,包括一个1500个座位的剧院和一个4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这在长江三角洲是罕见的。

嘉定发展以城盛民 城市建设彰显活力

“2007年,当我第一次来到嘉定工作时,它给我的感觉是这是一个大型建筑工地,到处都在施工。在过去的10年里,该建筑工地已成为一个商业综合体、一个大剧院和一个艺术博物馆,嘉定也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从市区搬到嘉定的傅春芳,从最初的“不愿意”转变为现在的“不愿意离开”,这是因为城市品质的飞跃性提高。

嘉定发展以城盛民 城市建设彰显活力

嘉定以建设现代化新城为重点,积极营造与中心城市同等品质的人居环境,城市活力进一步生成。生产与城市融合、工业与生活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方向,也让嘉定市民感受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的落实。

爱新不厌旧是嘉定城市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历史景区的保护性开发“激活”了许多嘉定老人的记忆:西门历史文化景区以西街为依托,与嘉定古镇保护区和谯周老街相联系、相融合,呈现出集商业、休闲、创意为一体的名人文化和民俗体验的生动历史街区;在楼堂古镇,历史文化区的规划和建设也已经开始。

嘉定发展以城盛民 城市建设彰显活力

今天的嘉定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建筑是可以阅读的”。在这里,不仅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还有当地文化的自尊、自信和自我意识。古典与现代交织在一起,使得城市建筑成为提升城市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强磁场”。

通往城市的道路“四通八达”[S2/]

从改革开放前的十多万人口的小城市,到现在的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嘉定的交通网络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扩展,越来越便捷。

40年来,沪宁城际铁路、胡加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和胡同铁路贯穿全境,形成了嘉定人出行的庞大路网。然而,这些项目不仅为该地区的交通便利创造了条件,也为上海北部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顺畅创造了条件,同时也给嘉定区的南北交通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嘉定发展以城盛民 城市建设彰显活力

为了打通“交通走廊”,嘉定在过去的10年里启动了胡加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将原来的4车道改为6车道;贾敏高架跨越沪宁高速公路,虹桥商务区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与嘉定新城直接相连。全程只需15分钟车程;横贯东西方向的s6湖湘高速公路穿越胡加高速公路,拓展了与外环的交通通道...三条主干道相连,形成“大交通”格局,纵横交错的“交通走廊”进一步加快城市发展。

嘉定发展以城盛民 城市建设彰显活力

长期以来,嘉定人把轨道交通11号线称为“生命线”。然而,在老嘉定人的眼里,1988年10月建成通车的胡加高速公路,是连接嘉定与市区的第一条“生命线”,极大地改变了嘉定人的出行习惯。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胡加高速公路也创造了许多先例:2003年,被评为全市第一条文明畅通的高速公路;2006年,成为上海首个电子收费(etc)高速公路试点;2012年,它率先在上海使用自动发卡机...

嘉定发展以城盛民 城市建设彰显活力

直到2009年12月31日,轨道交通11号线正式通车,嘉定人的出行方式再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轨道交通13号线也已经建成,这使得市民在嘉定南部出行更加方便。

生态城市将“呼吸”

花了近两个小时漫步在环河小径的内环,看着海峡两岸的光影,闻着到处都是鸟和昆虫;在周末,朋友们在5月35日驱车前往贝加国家公园,在慵懒的阳光下,他们呼吸着城市氧吧的清新和自然...这样舒适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正是嘉定人的日常生活。

嘉定发展以城盛民 城市建设彰显活力

早在1978年,嘉定镇道路狭窄,公共绿地少,全县绿化面积只有73.18公顷。直到1993年,全区绿化覆盖率只有1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只有3.08平方米。

40年来,嘉定的绿化建设经历了从停滞到发展,从最初的“见缝插针绿化”到新城建设中的“一百米一林”,发展迅速,变化巨大。截至目前,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7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4.01%。

为了避免大规模的建设把城市变成一个密闭的“混凝土板”,嘉定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同时,也在反思钢筋混凝土与自然的关系。一系列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措施遭到严厉打击,大量违法建筑被拆除;狠抓环保监督整改,为人民提供清洁的空燃气、清洁的河流和有序的生活环境。同时,重点建设公路、高压走廊和铁路沿线的通道森林。其中,总面积为4000亩的嘉宝森林被密集种植,许多候鸟在此定居;S5生态走廊已建成,总面积超过66公顷。据估计,到2020年,全区森林面积将达到7311公顷,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5.76%。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嘉定发展以城盛民 城市建设彰显活力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9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