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76字,读完约9分钟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嘉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变革时期。1983年,改革开放五年,嘉定成立了上海郊区第一个基层政权组织——王草乡镇人民政府,拉开了社会治理改革的序幕。

40年来,从率先实施“政企分开”,到率先建立“大联合物流”机制,再到全国闻名的“党建带路”,嘉定勇敢地站在改革的前沿,探索出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跨越。

回顾过去的40年,嘉定生动地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从上海郊区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到社会治理领域的“先锋”,政府与社会的分离拉开了改革的序幕。

最近,位于嘉定北部的王草村又有了一个“绿肺”。这个公园是从被拆除的土地上重建的,已经成为村民们放松的好地方。与此同时,村里大部分村舍旁边都增加了整洁的绿化,一个名为“美丽庭院”的活动正在全村展开。

"我从没想过村子的环境会变得这么好!"老曹,一个70多岁的村民,站在他的房子前,看着美丽的风景,充满了情感。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提出重新建立乡、民族乡人民政府作为基层政权单位;仅仅一个月后,中共中央发布了第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几个问题》,提出要从两个方面改革人民公社制度:一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实行“政企分开”。

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改革的春风很快吹到了嘉定。1982年,嘉定县积极提出开展“政企分开”试点,王草人民公社有幸成为上海郊区的第一个试点单位。1983年4月,王草乡镇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为嘉定的社会建设管理改革确定了起点。

政府与社会的分离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政权建设,明晰了经营权,也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提高。王草镇政府成立后的第二年,王草乡就成立了八家民营企业。从那以后,一系列的民生设施如医疗中心和农贸市场相继建成,人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到1983年底,嘉定其余18个人民公社(镇)相继成立了乡(镇)人民政府,原来的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中成立了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

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改革的巨轮继续前进。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987年,嘉定先后取消了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政企分开拉开了序幕。

1993年,嘉定撤县建区,嘉定的历史进入了新的一页。

文明创造强调“刺绣”[S2/]

2017年11月14日,中国文明网发布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嘉定被列入其中,这意味着嘉定从此拥有了“文明嘉定”的金字招牌。

早在1982年,嘉定就启动了第一个全国文明礼貌月。从1989年到1992年,嘉定县开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共出现了14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好事迹、80项县级精神文明建设好事迹、10项优秀事迹等。社会保障和社会风气逐年改善。1993年以来,嘉定形成了“以创建文明城镇为龙头,以创建文明单位为重点,创建文明班组和新居民,争做文明市民”的创建机制。30年来,“文明嘉定”的招牌不仅展示了精神文化活动的丰富性,也肯定了嘉定的社会治理水平。

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是一个训练场,也是一个复习平台。嘉定社会治理的“刺绣功夫”就集中在这一时期。针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硬骨头”,开展了“短板”行动,制定了《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十大问题”专项整治(评估)工作计划》,包括环境卫生、村庄秩序和安全隐患三大类,包括卫生死角、水系、道路交通、村庄庭院和田间窝棚。明确责任单位开展专项整治,形成监督整改。这一时期也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机制,如集中监督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指定负责人的“包点”机制、社会化运作的志愿服务机制、问责机制等。

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文明城市建设永远在路上,这不是嘉定的口号,而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做法已经转化为常态和基本标准,成为“创建城市”结束后的长效机制。建立“美丽系列”示范点、街区长度制度、宜居住宅研究和专项整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高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改革不会一劳永逸。违章建筑一直是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难点和痛点。嘉定已经被拆除多年,永远不会变软。

“我很震惊。这真是转型前后的一天。”望着建在我家附近的河边公园,江桥艾迪家园社区的一位居民由衷地叹了口气。原来有两个水泥搅拌站,环境很乱。经过拆迁和改造,它变成了一个绿色公园,拆迁留下的建筑垃圾被堆积成一座人工山,使得整个绿地错落有致。

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滨江公园的变化是嘉定违法行为的一个缩影。“绣”精细城市管理的品牌,“无违创造”是试金石和突破口。根据部署,到2018年,嘉定将彻底消除7类违法建筑,“无违法建筑先进居住村”完成率将达到80%以上,尚洁镇将有30%建成“无违法建筑先进街道镇”。

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大联合服务”开创了共享和共同治理的新模式

进入新时代,嘉定进入快速的社会转型,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化的快速扩张和人口流动的加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社会治理不断向网格、网络化、精细化方向转变,共建、共享、共治的新型治理模式正在形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嘉定警方加快了以指挥中心为主导的应急机制建设。1995年,嘉定110报警服务台正式成立。随后,硬件设施和技术设备进行了几次升级。2008年,更新完善了gps电子地图、无线调度系统和三级指令发布系统,建成了集图像监控、有线无线调度、gps定位和110警务处理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

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除了硬件升级之外,系统的创新也紧随其后。过去,负责公共安全的社区保安在执勤时看到乱摆摊或乱停车时,总是很困惑——到底是不是他们在负责?2011年,嘉定率先在全区实施一体化城市管理的联合物流模式,这一问题很容易解决。“大联勤”模式将派出所、城管中队、工商局、交警中队融合成一个全新的区域联勤大队,由联勤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打破了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减少了因各部门分头执法可能造成的职责不清、推诿的情况。2012年,嘉定联合物流模式在上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大示范案例”中名列第一。

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如今,就交通问题和安全隐患而言,就城市管理的细节而言,如下水道堵塞、垃圾倾倒等,只要发现问题,联合物流团队成员一个电话就能找到相关部门顺利解决,普通人也能真正感受到“大联合物流”给城市带来的巨大变化。

随着城市综合管理信息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发展,近年来,嘉定“大连联合服务”的信息平台功能逐渐延伸到社区。各区配有led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发布屏,滚动显示本区监控视频,警示潜在犯罪分子,起到有效威慑作用;同时,联合物流信息、政府公告等。将实时发布,进一步畅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

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创新机制在基层遍地开花

[/s2/]

20世纪90年代末,“社区”的概念开始出现,“建筑群体”成为社区治理的最小单位。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在基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和建立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机制”。面对新时代、新问题,2003年嘉定再次站在社会治理创新的前沿。

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今年,嘉定以新城路街道为试点,将党建服务点延伸到住宅楼走廊,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开辟了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党建给社区带来的变化是直观而深入的:底层楼道里的“僵尸”自行车被拖走,楼道里的垃圾被清理干净,带桌椅、书籍和娱乐设施的党建服务点长期向居民开放,现场党员的学习、议事、参观和值班制度也建立起来了。

建筑集团党建工作开展一年后,新城路街道444栋住宅楼成立了建筑集团党组,占街道建筑总数的40%;党员参加人数达到2500多人,占党员总数的58%;在参加楼祖党团的党员中,70%在职,其中70%还担任过楼祖党团的领导人。在党建活动中,各社区党建小组成员自觉扮演“宣传员、示范者、信息员、服务员、调解员、监督员”的角色。通过开展各种体育艺术活动,为人民服务,促进了邻里和睦、家庭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的形成,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

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如今,这样的党建服务站已经从新城路街蔓延到了整个地区。2008年,嘉定“建党”经验入选中央党校编写的《全国基层党建案例》一书,新城路街道受邀参加“全国基层党建经验交流大会”,被列为中央党校党建教学研究基地。此后,嘉定“以建群建党”的经验被推广到全国。

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近年来,嘉定各街道镇从社区做起,坚持以“人”为中心,推出“好邻居点”、“会客厅会”、“老人”、“支钉空房”和“乐祥空房”。同时,嘉定还有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手段,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质量、效率和成效。

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社会因为改革而繁荣和生活。40年来,嘉定紧紧抓住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牛鼻子”,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建设取得新成效。在滚滚的浪潮中,人们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嘉定勇往直前!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嘉定:不起眼的沪郊小城如何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排头兵”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9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