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7字,读完约2分钟
垃圾分类是一场复杂而长期的深刻革命,从意识形态到生活习惯,从生态文明到绿色发展。嘉定区垃圾分类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生活垃圾总量高增长、分类处理低”等突出问题。推进嘉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我们理清各个环节的重点、难点和痛点,从而重新聚焦重点,突破难点。
居住区是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主战场。如何引导居民遵循“定点”分类不仅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嘉定,大部分社区都试行了“定点”运送垃圾,而“倒垃圾”的事情也不再是随意的,而是应该根据时间点来处理。一旦你错过了交货时间,你只能等待下一次。这种“不容商量”的硬约束客观上要求居民培养自我意识。然而,自我意识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形成,那么如何扩大宣传的覆盖范围呢?如何让公民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形成自我意识?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在垃圾分类时,要主动向群众询问他们的需求,掌握居民的合理需求。我们还应该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把居民的经验作为培养自我意识的突破口,从而提高源头分类的效率。
建立和完善全过程分类的硬件设施体系是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前提。在整个分类过程中,硬件设施的建设是一个短板。分类前端应确保“容器已放置好”,并在“桶已全部取出”后,想尽一切办法改造和增加垃圾箱,并安排专人观察放置点;中间端应保证“有专车运输”,以便确定时间、人员、标识、收集地点和运输路线;最后,加强“处置能力”,加快湿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置场建设,加快“两网融合”建设,建立和完善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目前,嘉定已建成194个社区回收点,可回收废玻璃、废塑料、废金属、废纸板和废纺织品等五大类物品。
“不管第一部分有多好,第二部分都会被一起烧掉。”长期以来,混装混运是垃圾分类的难点之一,也是居民意见最多的地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科学分类、准确包装,进一步提高分类效率,为生活垃圾“一点到底”尽一份力。同时,加强执法监管,确保中端标准收运,坚决杜绝混装混运,彻底打消居民顾虑,让普通百姓看到一致、切实的分类结果。
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有必要完善严格的废物分类法律制度。除了对《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行标杆管理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还需进一步完善。例如,学习其他国家颁布的更详细、更可行的法律法规,如《包装容器分类回收和促进再商业化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和《食品回收法》,鼓励当地居民根据当地情况依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