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89字,读完约5分钟
主题教育,“变”字贯穿始终,嘉定各街道镇、委办积极行动。嘉定新城(马鹿镇)相关道路安装了红绿灯,解决了当地交通“肠梗阻”问题;区卫生和卫生工作委员会通过构建和完善“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解决了老年人就医的“痛点”和“堵点”;嘉定教发集团听取了市民的心声,将太嘉线始发站迁至嘉定长途客运中心...“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记住使命”的主题教育已经进行了一个月,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让人们看到和感受到所带来的变化。
清除阻塞点,解决交通“肠梗阻”[S2/]
"过桥时不用担心交通堵塞!"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嘉定新城(马鹿镇)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解决难题”这一具体目标,从最突出的安全问题入手,始终坚持“变”字,有效解决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忧虑、担忧和忧虑,努力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最近,经常乘坐横仓路石岗门大桥的村民发现大桥没有被堵塞。原来,横仓路在胡加高速公路下,这是一条从东到西的便捷通道。沿途的石岗门大桥不仅桥面狭窄,而且没有红绿灯。当机动车在桥上以相反的方向相遇时,只有一侧可以倒车并返回桥上以避开它。当高峰时间车辆较多时,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恒仓路的交通量相对较大,不能再等了。为此,嘉定新城(马鹿镇)主动向前迈出一步,积极与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交警等职能部门协商,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调查,最终确定了整改方案。上个月,横仓路石岗门大桥两端安装了交通灯和交通标志。
巧合的是,几天前,位于城固路和胡艺公路交叉口以东300米的贾茜大桥也安装了交通灯。交通灯投入使用后,不仅保证了两座单行道桥梁的交通安全,而且有效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彻底解决了局部交通“肠梗阻”问题。
完成健康养老护理的“最后一英里”
高度老龄化一直是嘉定面临的严峻挑战。近年来,嘉定从实际出发,推出了“1+1+1”家庭医生合同制服务,拓展了社区居家养老项目的内容。然而,由于老年人基数大、需求多,他们在实践中仍会面临各种需求和问题。如何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日前,在主题教育中,区卫生工作委员会积极响应群众关注,积极构建医疗保险“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解决了老年人医疗“痛点”和“堵点”问题,开辟了健康养老的“最后一公里”。
“与家庭医生签订合同后,看医生和配药要方便得多,但总是会出现药品短缺的情况。”"我希望获得承包服务的意识会更高."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许多居民“有备而来”。对此,区卫生委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解答和部署,列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步骤,并找到了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落实。
好消息不断传来。嘉定在“1+1+1”家庭医生合同制服务的基础上,创新性试点了“3+x”新型家庭医生服务模式(“3”指一个家庭医生、一个健康经理和一个家庭医生服务管理中心,“X”指多个支持服务中心),计划到今年年底推广到全区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全区60岁以上家庭医生签约率为94.51%。同时,通过加强社区医院与二级医院的联系,统一药品目录,公民可以获得与社区二级医院相同的药品。
据报道,到2020年,全区老年护理床位预计将超过4000张,占登记老年人口的2.0%;重点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合格的医护人员、老年护理人员和老年护理(医疗)人员。
太嘉线“动”了,市民们不用担心骑车
"上下车很方便,等候环境也舒服多了!"10月10日,来到嘉定长途客运中心乘坐太嘉线的市民许真诚地说。在现场,在工作人员的广播和指导下,乘客们依次检票、放行李、上车,一切正常。
太甲线是嘉定教发集团在中国推出的第一条跨省直通车线,运行于太仓和嘉定之间,已成为两地市民首选的交通方式。但是,由于出发站设在嘉定北站的临时车站,没有可以避雨挡风的候车场所,在恶劣天气下乘客等待非常不方便。此外,没有统一的安全入口,节假日客流量大时,安全成为隐患。
在今年的主题教育中,嘉定教发集团积极与太仓联系,积极应对乘客和员工反映的问题。自5月份以来,集团领导深入现场和车队进行调查,听取市民意见,通过问卷、座谈、交流等方式征求一线员工的意见。经过许多比较性的考虑、研究和讨论,人们最终同意,重新安置始发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嘉定长途客运中心也毗邻地铁站,距离嘉定北站不到3公里,已成为搬迁的首选。
出发站的位置问题已经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车站搬迁带来的不便,让公众最大限度地了解新车站的确切位置,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为此,交发集团采取了多种措施:“引导式”宣传,通过网站公告栏、官方网站、微信公众账户等载体提前发布搬迁站公告信息;“广播式”提醒,地铁联合运营公司将在轨道交通11号线嘉定新城站和嘉定西站的客运中心推出可转到太嘉线的信息;“保姆式”指导,安排一批志愿者在新老出发站进行全方位指导;嘉定北站特别安排“专车”班车,为走错车站的乘客提供短途班车服务,使新旧车站的换乘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