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9字,读完约5分钟
无论是在跑道上,在游泳池里,还是在篮球场上,上海的体育场馆和健身设施越来越丰富和方便,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市民把健身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健身步道、智能健身中心和多功能运动场越来越拥挤和活跃。记者近日走访了本市几个有代表性的健身场所,了解上海市民在新的一年里,在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同时,享受到了哪些公益服务和新的福利。
因地制宜
苏州河沿岸的健身路径
在苏州河畔的孟卿花园,一条蓝色的健身步道沿着花径穿过公园,就像在公园里设置了一条细细的带子。有许多居民在小道上慢跑,虽然天气相当热,但在树荫下沿着小道跑要凉快得多。
普陀区体育局根据市民的需求,率先提出了区级健身步道的标准,并根据当地的情况和条件,在市民周围修建了步道。因此,这个城市有更多的空间为市民铺设健身路径进行锻炼。
健身路径的材料在不断改进。年初,铺设了750米长的孟庆元小道,所用的材料是能快速渗漏的沥青。与过去的材料相比,现在的痕迹更符合环保标准。走出孟卿花园,沿着苏州河的南边,同样的标准小径已经铺在脚下。沿着人行道,附近的居民可以一路健康地回家。
在一路分隔的世纪之门社区,改造后的健身中心有了很大的扩展。尹阿姨是一位居民,她记得连接喷泉的运河被填满了,在喷泉后面形成了一大片平地,供人们拳击、锻炼和跳舞。绿化带调整后,健身点的入口已经加宽了很多。尹阿姨说:“大人们进出不再感到尴尬,孩子们骑自行车。”
准确的需求扩张
设置石锁和石熊练习区
徐,家住南京东路大街,今年62岁,每天早上来人民公园锻炼两个小时。在樟树下的空地板上,他和几个老朋友练习石锁和石鞍。几十磅重的石锁在他们面前飞来飞去,轻如羽毛球。
多年来,这些居民自发地聚集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进行锻炼。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上海史丹石锁协会的成员。在重建人民公园益智健身中心时,市体育局和黄埔区体育局也考虑了这些居民的特殊健身需求。许仲强说:“这里需要什么设施和服务,我们在重建过程中已经听了很多次了。意见。”
除了石锁练习区外,健身中心还专门配备了一个新的杠铃供台式压力机使用。今天,这个角落就是许和他的老朋友们的健身公园。他们说:“感谢政府为人民做了实事。”
科学指导
身体监测和上肢牵引器
在“两会”上,一些委员倡导科学健身,普及健身知识。上海市民已经尝到了这方面的甜头。去年,由市卫生和卫生委员会和市体育局联合组建的首批85个智能健康站在上海开业。来到该站的公民可以获得免费的身体监测服务。根据体检结果,上海居民体力稍有不足,肌肉力量下降,身体机能也会下降。为此,新建和改建的智能健身中心在设备上有了很大的升级。
在位于北京西路西藏中路的大观园绿地智能健身中心,上午10点以后,许多居民还在树荫下练习上肢牵引器、扭腰器和腹部背部肌肉训练器。这些设备在2018年进行了翻新。仔细看,每台设备上都有主要功能和练习方法的介绍,并附有易于理解的图表。该设备印有二维码,通过扫描可以看到适用于该设备的科学练习方法。如果健身器材损坏或老化,居民可以直接扫描代码,通过手机上传到系统,对方管理机构会来维修。许和夏思芳住在绿地后面的社区里。每天买完蔬菜后,他们先来这里锻炼,拉拖拉机,下棋。"除了体力,我们还必须锻炼大脑。"做完家务后,夏思芳晚上来广场跳舞。“这里的环境不错,空的天然气也不错。”她说还有100个人来跳舞,在晚上保持健康。
体育分享
从孤独的跑步者到羽毛球伙伴
不要以为健身中心是为附近的老年人准备的。社区公共健身设施为更广泛的人群服务。像人民公园的智能健身中心,早上,附近有很多老年居民;中午,在周围办公楼工作的白领也会来健身房;晚上,许多外国朋友喜欢来这里搬家,他们生来就汗流浃背。
郭女士从哈尔滨来到上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周末她在at/きだよ 0号社区附近的绿地里跑步。在小路中间,你会经过一个多功能操场。“我看了那里的一切,踢毽子、舞剑、羽毛球……”在跑了很长时间后,郭女士结识了几个打羽毛球的男人,对方邀请她一起打。现在,郭女士的健身计划已经扩展到打球+跑步。她笑着说:“有时候,健身也是一种社会化。”“我交了新朋友,我没有理由偷懒。”
这一块有两个篮球场大小的运动场入口,这并不表明具体的运动场。这样做,管理层也是有意的。“不界定功能,发挥市民自主协商能力,让体育健身回归社区属性,提高场馆使用效率。”
这些兄弟姐妹们的个人经历和自我表现鼓舞了即将退役的运动员,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新的生活舞台。退役运动员可以顺利地从“运动员”转变为“社会人”,这离不开上海市体育局的精确服务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