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12字,读完约8分钟
这三套教材是学生在工作中使用的好红皮书
在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中,每个人都畅所欲言
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
据闵行区报道,在安静的考场里,只听到笔尖划过试卷的沙沙声。160多名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正在记录他们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的经验和收获。这是记者在最近结束的闵行区七宝虹桥区毕业考试上看到的。监考人员说,因为期末考试的内容与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学生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毕业,考生对此特别关注。
闵行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社会建设委员会书记王丹对记者说,这是闵行区第一次在区一级培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本次培训以“基层、基础、基础”为重点,追求“实用、实用、有效”,使基层党员干部掌握社区治理中的“知行合一”技能,确保培训结果“有用”、“用得其所”。根据该计划,全年将有1188个培训班次和大约128000人次。本报记者毛成东
有用是最后一个词
“这节课的内容很有用,基本上都提到了住宅区工作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例如,公务卡是否可以用于网上购物,对社区居民和志愿者的补贴是否可以用现金支付等。,困扰着我们。”航华村第三住宅区党委书记张志坚告诉记者:“参加培训时,我觉得自己不是在教书,而是在工作中交流。训练的方式很新。与听取专家意见不同,它过于注重理论。现在注重可操作性,联系基层实际,更加实用,更受基层群众的喜爱。”
张志坚的感受引起了许多学员的共鸣。难怪培训的出勤率高达98%。
区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朱荣荣坦言,在培训前,一些学生质疑能否坚持全员到岗,认为基层工作繁忙,培训几天可能需要休假。上课后,每个人都发现培训的内容和他们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是一回事。如果你磨刀不误砍柴,培训不仅会影响工作,还会促进工作。
据悉,此次培训有很多人是“耳目一新”的:在培训方式上,实现了“小班化、面对面、互动、考核”;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了“集中教学+案例训练+互动问答+小组讨论+毕业考试”的方法,改变了过去单向死记硬背的弊端;在教学内容上,既有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性培训,又有基层经验分享,如建设“美丽家园”中的行业委员会建设和物业管理、公务卡的规范使用、美丽农村水务建设等;在互动环节中,课堂上有师生互动问答,期末考试前有小组讨论,并根据参与者的立场和特点设计不同的主题,主要围绕“社会治理为什么要强调党的建设的领导以及如何有效领导?”"如何加强“班长工程”和“三长”骨干队伍建设?""如何解决闵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其他话题。
“训练很有针对性。例如,在过去,公共安全是负责管理的地方。现在,大门已经前移,村里加强了对租赁企业的监管。就在我们遇到恐慌时,大训练给了我们及时的指导。”记者在七宝虹桥区培训班现场,听到了连明村委会主任沈春军的感叹。
易用是王道
当然,课程的内容是有用的,这是不够的。如何使有用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易于使用,是决定培训效果的关键。
王丹坦言,中央、市、区有很多政策和制度,在基层实施过程中会打折扣。如何减少向基层传播时的“损失”,如何使政策从知到用,是本次培训的重点。
地区社会建设委员会社会建设组组长李鹏说:“为了‘便于使用’,大规模培训邀请讲师的标准不是‘会说会做’,而是‘会说会做’,更注重‘会说会说’和回答问题。”大部分讲师来自基层,他们是具有实践经验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当然,也有学生是“共同的老师”,他们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当然,从区委组织部、文明办、房管局、农委、财政局、人保局、土地规划局、民政局、文化广播局等职能部门精心挑选出来的讲师,要站在大规模培训的平台上是不容易的。从系里脱颖而出后,你必须“通过五关,裁掉六个人才”。在通过了三次教师培训的考验后,你就有机会传道授业了。
在登上三尺讲台之前,讲师必须是学生,接受一对一的指导和示范教学训练,然后从梳理教学内容、写讲义、制作课件、把握时间、讲解案例等技术环节进行试讲,逐步从“专业专家”转变为“教学专家”,既能操作,又能表达,教得好。
据悉,在大班培训前,区委副书记于勇还专门参加了讲座,帮助讲师更好地完成角色转换,确保教学质量。
“这次大规模培训的教材非常具有收藏性,贴近基层,非常有用。没有大的空内容,这是非常有益的工作。”中国村党委书记袁建明说。
据悉,社会建设委员会专门编写了《闵行区党建领导基层社会治理》、《闵行区党建领导基层社会治理》、《闵行区党建领导基层社会治理》、《闵行区党建领导基层社会治理培训实践教材》等三套教材。基层缺乏的是什么,培训是什么,内容更有根据。这三套教材也成为学生在工作中使用的“红皮书”
根据王丹的分析,以往的培训教材内容零散、不系统。有些经验是在本地产生的,应用程序只能在本地生成。这种培训有一些经验和做法,可以在整个地区复制和推广,因此更容易使用和更受欢迎。
罚款是一个小目标
闵行在“十三五”期间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主城区的目标。但是,必须承认,闵行与中心城市在社会治理方面还存在差距,这主要体现在细化程度上。这种差别反映在闵行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干部之间。
王丹说,闵行的社会治理应该像刺绣一样精致,实现我们的“小目标”需要大智慧。这次培训的一些内容似乎是“炒饭”,但实际上,他们希望巩固一些有效的做法,并在当地推广到整个地区。社会治理需要创新,但不能总是在“变渠道”中创新,需要“一致”和“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可以说,此次大规模培训旨在将工作的推进机制、经验的固化机制和基础的巩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将工作的开拓性、可操作性和韧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区的精细化社会治理。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社会治理向各个层面的精细“渗透”,本次专业培训分为“1+7+14”三个层次,“1”是针对所有街道镇和莘庄工业区。党委(党组)副书记、纪委(行业)书记、组织宣传委员会、负责社会治理的党政领导都进行了培训。3月27日,“7”是指全区14个镇按照地理邻近原则划分为7个区,对驻村书记、主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培训重点是工作的具体内容、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培训也于4月10日至5月24日完成。“14”是指全区14个街道和乡镇对“队”、村干部、一线干部、三代领导、党员骨干、入党积极分子、“两新”组织、物业公司、行业委员会、电网工人和各种志愿者队伍等几大类对象进行了深入培训,并已全面启动。
过去,区一级的培训很难让驻村书记、主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更难以考虑到基层一线力量,如驻村“队”、三个负责人、房地产公司和行业委员会。现在,随着社区党校在14个街道镇的建立,正如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所说,区委党校已经成为一个“领舞者”,带领14个兄弟姐妹“共舞”,实现了大规模培训的全覆盖,有效提高了培训的精细化水平。
“当我收到通知时,我非常高兴。党没有忘记我们的老同志。”老党员邹怀女兴奋地告诉记者。在梅陇镇各支部春节第一次党员活动中,每个党员都收到了镇社区党校发来的《2017年党员轮训通知书》。
梅陇镇社区党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参加培训后,许多党员在社区自治中变得更加积极,更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带头和示范作用。
“希望通过‘知行合一’的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推动闵行党建工作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实现全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快速推进。”王丹说道。
据悉,此次培训结束后,社会建设委员会将总结经验和各方意见建议,并于明年推出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