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3字,读完约5分钟
根据闵行区的说法,一个人在十年内能取得什么成就?
十年前,22岁的胡振秋从安徽农村来到上海工作。
十年后,32岁的胡振秋是上海第一批工匠之一。
胡振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十年后,一个普通的农村男孩就可以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农村工匠!
在被授予上海市先进农民工、上海市工人发明家、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工匠、全国青年就业专家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后,胡振秋最近在上海获得了2017年度人物。
今天是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位历经十年磨砺、感动上海的发明家,感受他的“荣耀与力量”。
判断一米开外的钻孔是否准确,他的神圣视力是如何锻炼的?
在车间里,当记者看到这个年轻的发明家时,他正在给一个正在做弯管的年轻人做指导。我看到他拿起手肘,研究了一会儿。他指着肘部,告诉年轻人肘部切口不平,需要返工,否则油管会因为不平而漏油。他耐心地解释如何提高切割效率,而年轻人一边听一边点头。
据单位同事说,这是胡振秋一贯的做事风格。他能在一米开外判断框架上的钻孔是否准确,并能脱口而出各种专有名词和标准。他是一个好老师,是每个人都信任的伙伴。
他们还说,挂在墙上的铁皮也是胡振秋的主意。这种称为“放样”的铁皮可以在工程中用来将图纸上的方案“移动”到实际现场。有了这些放样模板,一些复杂的钣金零件的生产时间可以从3个小时减少到5分钟,效率完全提高了36倍。
坐在他旁边的胡振球谦虚地道。这是他以前单位使用的工作方法,但他只是借用了一下。此外,他并不像媒体吹嘘的那样“神圣”。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他正在努力学习前人的工匠精神。
是什么让这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伟大的乡村工匠?当记者问及他们过去十年的心路历程时,胡振秋感慨万千。
开始:做一些笔记,努力学习十年
见证了他勤奋的学习
2007年,22岁的胡振球带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上海,但因为不了解技术,他到处碰壁。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闵行的上海神州汽车节能环保有限公司聘请他做装配工。胡振秋就这样留在了上海和闵行,在公司工作了十年。
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身边的R&D人员大多是著名大学的硕士和博士,所以他们经常能想出很多金点子,简化工艺流程,但他们自己连图纸都不会看。
这个差距激起了胡振秋求知的冲动。从那以后,每到午休时间,他都会缠着师傅解释图纸;一有空空闲,他就去单位的职工书店读专业书籍,抄写重要知识。现在,他仅在笔记中就记录了几本厚书。正是这种勤奋和好奇的驱动力帮助他走上了创新之路。
进步:50多项技术创新和2500多万项经济效益
源于他的创新之路
自2009年以来,胡振球的公司一直给予员工创新奖励,并鼓励员工进行小设计、发明和创新。胡振秋的第一个小创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2014年,他和同事周发明了“大型汽车及整车预装工装”,获得公司特别奖。这项小发明将每辆车的装配工时从原来的3天减少到1天,整车装配合格率提高到98%以上,平均每年为企业节约560多万元。
在那之后,他引进了“倾斜再吸”清洁装置,可以清扫道路没有灰尘,减少空的空气污染。他还首创了卸料抑尘装置技术,并在国内首次提出卸料抑尘概念,并于2015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几年来,胡振秋完成了50多项技术创新,10多项技术突破和14项发明专利,为企业创造了2500多万元的直接效益,被评为上海市首批工匠。
远航:继承“工匠的灵魂”并立志成为“伟大的乡村工匠”[S2/]
创新永远在路上[/s2/]
胡振秋认为,随着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普及,社会生产已经逐渐从手工时代转变为科技含量更高的时代。在一个企业中,工匠精神应该提升到团队成员分工合作的优势组合。个人的成功创新只是一个方面,而团队的整体持续创新则能代表真正的工匠精神。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以他为首的“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在他的领导下,创新专家在工作室里一个接一个涌现出来。在他带领的这些小伙伴中,我们可以看到工匠精神在慢慢流淌。
在上海成为一名工匠的胡振秋并没有止步。他直截了当地说,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大国工匠”,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永不止步于专业领域,把普通产品做到极致,推陈出新,追求完美,真正成为一个注重细节、创新、品质、创造高效劳动价值的“工匠”型人才。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力和经验,
从2007年到2017年,经过十年的努力,这个来自安徽农村的朴实年轻人,凭着自己的努力,从装配工到科长再到车间副主任,进入了企业的中层。高中毕业后,他一路学习创新,在岗位上完成了60多项技术创新和攻关,展示了现代工匠的执着精神,感动了上海和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