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8字,读完约3分钟
闵行区江川街三胜成邦三家坊社区是一个高层建筑和别墅的混合社区,共有1290户。如何对混合社区的垃圾进行分类?面对反对设置垃圾站、运送时间不当、少数居民抵制等一系列困难,居民和居委会逐一解决。规则应该先做。我相信如果我们一起努力,我们会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及时清理
在垃圾分类之前,“垃圾桶在哪里”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垃圾分类后,居民不想在他们家附近设置他们的点。尽管居委会邀请每个人参观其他社区,但在最终选址时遭到了附近居民的反对。对此,三委书记唐耐心解释说:“垃圾安置点建成后,将有专门的志愿者、分拣员和保洁人员,确保垃圾房干净整洁、清新无味。”
点建成后,大部分居民都有秩序地扔垃圾,清洁人员每天都及时清理,使投递点干净整洁。后来,垃圾房附近的居民甚至来感谢居委会在附近建了垃圾房——因为它不仅不臭,还成了社区居民每天定期聚会的地方。
增加时间段
“固定时间”成了争论的焦点,何三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以前,社区统一的垃圾处理时间是6:30~8:30和18:00~20:00。然而,许多居民报告说他们有时不能准时,尤其是在周末,当有更多的家庭时,中午会有更多的垃圾。
合肥市房管委立即采取了相应措施,将垃圾投放时间延长至周末中午12:30~13:30。平时,清洁工也在这个时候打扫卫生,居民可以在这个时候扔垃圾,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定期送货的压力,也使得管理更加人性化。
无声演示
当一项措施出台时,总会有“反对意见”。针对社区内少数居民的“随意投递”,保安人员定期巡逻,并及时处理发现的垃圾。居民之间的无声示威也是解决居民结的好办法。
一次,一个中年妇女来到了垃圾房。湿垃圾是分类的,但是湿垃圾需要被打碎,而且袋子很脏,所以她不高兴。在分拣员的劝说下,一位老人走了过来,很自然地打破了湿垃圾袋,把它扔进了湿垃圾桶。那位中年女士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这一点,一句话也没说,主动按要求做了。
互相监督
居委会采取走廊自治的方式,让居民互相监督。一些居民曾经在走廊里扔垃圾。同一栋楼的居民看到后,在楼下大喊:“我们楼里谁在走廊里扔垃圾?”喊了几声后,没人回答。居民打开垃圾袋看了看。他找到尿布,在楼下喊道:“垃圾袋里有尿布。我们都知道这栋楼里有哪些孩子。”居民还特意在垃圾袋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文明点,不要缺德”,从那以后,走廊里再也没有人乱扔东西了。
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每个人都会互相帮助。当老人被分类时,邻居会帮他们扔垃圾,这也增强了邻居之间的感情。第三居委会计划给每个家庭写一封表扬信,感谢每个人对社区环境的努力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