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9字,读完约3分钟
临港新区将依托汽车产业集聚优势和政策红利,打造世界智能网络化新能源汽车产业新高地。昨天,智能网络化新能源汽车制造、应用、服务和功能平台等24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近80亿元。
智能网络化新能源汽车是临港新区布局发展的重要产业。自2007年以来,SAIC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项目、梅赛德斯-奔驰再制造、延锋百立德等行业的龙头企业相继出现,大量上下游产业配套企业登陆,形成了功能齐全的产业链,港基汽车产业集群集聚态势开始显现。2018年,SAIC大通ev31项目整车下线,进一步丰富了临港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同年,全球电动汽车行业巨头特斯拉(Tesla)登陆上海临港工业区,这是上海历史上最大的外资制造项目,也是外资入股国内电动汽车后的首个项目。2018年,临港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80亿元。
同时,临港新区智能网络化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临港物流园区和洋山保税港区聚集了宝马、大众保时捷等知名汽车企业的亚太配送中心,以及马士基等一大批航运物流贸易服务企业。
在智能网络化车辆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方面,上海临港智能网络化车辆综合试验示范区已经建成。无人智能网络化车辆封闭试验体验区总面积为7平方公里,一期无人开放试验路已形成26.1公里,可充分模拟高速+城市+乡村+物流+仓储的交通环境。依托无人综合示范区建设,地平线、同温层、主线科技、图森未来等一大批知名高科技企业云集于此。
在配套政策方面,临港新区是上海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阵地。新区“50项专项政策”明确提出了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网络化汽车项目、优先平台布局、支持上市融资和股权投资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临港新区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特殊的扶持政策、良好的经营环境、高效的审批服务和完善的商业设施,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企业。
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林(Tao Lin)表示,人们经常会问特斯拉为什么要与港口地区签订合同。“我之所以选择在临港落户首家海外超级工厂,是基于上海世界级的商业环境、创新和创造力,以及临港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潜力和政策优势。”
陶林说,临港新区是特斯拉的“梦想城市”。随着临港新区的建立,支持智能网络化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将陆续释放。我们期待着未来在智能网络技术应用和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域与各方沟通,深化合作。
上海临港工业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说:“签约只是开始。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成为金牌‘店中第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