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60字,读完约8分钟

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徐太朗穿着花衬衫,骑着摩托车在电影院看周润发的电影,镜头滑过电影院的标志——颛桥电影院!这一幕一定唤起了许多闵行人汹涌澎湃的回忆,也让我们的乡愁在这一刻被点燃和沸腾。

韩寒相中的这家影院 在闵行人记忆中“乘风破浪”

颛桥电影院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是许多人童年时的“玩伴”和最爱。今天,柯梦云将为我们带来专属的电影记忆——辰光最喜欢的白色照片会让你产生共鸣吗?

颛桥老街上有一条专建路。

专建路是一条非常古老的道路。现在,交通很拥挤,两边都有许多小商店。

因为南大街和北大街贯穿其中,周围的环境更加嘈杂和凌乱。

这条非常古老的路上有一家老电影院——颛桥电影院。入口处种了两棵巨大的樟树,其树冠已经远远超过了电影院的建筑高度。

这家老电影院已经关门五年了。2014年3月,颛桥镇在颛兴路和杜诗路交叉口新建了一个文化中心,拥有一个功能更多、设施更好的电影院。因此,可以说,如今的颛桥电影院是一座古老的建筑,人们去那里就是为了建设空.每天,他看着汽车在专检路上来来往往,感到无助和孤独。

韩寒相中的这家影院 在闵行人记忆中“乘风破浪”

“比我年龄大的电影院”[S2/]

用住在颛桥南街的阿杜的话说,“颛桥电影院比我大。”他告诉记者,辰光和他的朋友最喜欢白色,一个是位于北街的茶馆,那里有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人,他们听得很清楚,另一个是电影院。

事实上,就成立时间而言,颛桥电影院在闵行区相对较早——1976年,至今已近40年,颇有时代感。当然,当时的颛桥应该叫上海县颛桥公社。如果闵行新区是在1992年建立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不了解该地区最初是“从第二栋楼拆下来建了一栋”的人,会感到困惑。

韩寒相中的这家影院 在闵行人记忆中“乘风破浪”

颛桥电影院当时相当大,有1300个座位。电影院有14名工作人员,其中有许多有经验的电影工作者,他们一起工作来保持电影院的良好秩序。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国内电影资源相对单一,公开放映的都是老电影。甚至《隧道战》也不时上映,但观众仍然乐在其中。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看香港武侠电影。在他们的全盛时期,一天有多达七八场放映,有时通宵放映。

新庄工业区一家外资企业的司机李进(音)说,他当时还在颛桥中学读初中,他让班上的几个学生逃课,以便购买少林寺的门票。放学后,他还跟李连杰学了打醉拳和劈砖头,所有的男生都觉得自己是武术人物。“那时候看电影真是‘滚蛋’。”李进还告诉记者,他谈到了他的女朋友,并在颛桥电影院进行了第一次约会。看完电影后,他去街上的一家馄饨店吃了一碗馄饨,问他看了什么电影。他挠了挠头皮,笑着说他不记得了。

韩寒相中的这家影院 在闵行人记忆中“乘风破浪”

事实上,在那个时候,除了这样正式发行的电影,还有另一部电影叫《内部电影》,也就是现在所知的《枪版》电影。它过去能够坐在电影院看“内部电影”,这绝对是令人兴奋和羡慕的。“内部电影”是未经审核且没有官方名称的非公开电影来源。在上海,它由市电影发行公司发行给各区县的电影发行公司,然后交给电影院放映。1980年出品的香港武侠电影《白发魔女》是一部“内场电影”。据颛桥电影院的负责人赵永明说,当时闵行的其他电影院还没有上映这部电影,观众们兴奋地从周围的城镇赶到颛桥电影院看一看。这部电影每两小时放映一次,晚上放映,直到凌晨两三点钟。

韩寒相中的这家影院 在闵行人记忆中“乘风破浪”

颛桥镇在文化体育中心新建了一座剧院,曾经美丽的颛桥电影院正在等待重生。在20世纪80年代,每年大约有200部国产电影投入市场,票价为15美分,利润非常低。因为影院是自筹资金的,他们不能仅靠国产电影生存,所以他们每个月都不断推出新的电影资源,如《娘娘腔》和《多瑙河的浪潮》...这些电影的出勤率远远好于国产电影。当时,电影院的最高月收入可以达到7800元,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表现。淡季的时候,票价一般在4000元以下,但只有电影院的票价保持在2000元以上,才能保证不赔钱。

韩寒相中的这家影院 在闵行人记忆中“乘风破浪”

电影放映员是一个“布景”职业

那时,电影院和食品站一样受欢迎。因为农村没有文化娱乐活动,在电影院看电影会很令人满意。据颛桥镇文化中心的剧场经理方启昌说,当他在颛桥电影院当艺术家的时候,很多人在晚上7、8点来到他家向他寻求帮助,并预订好位置或短缺的电影票。“只是沿着街道走,路过卖肉的商店。只要我打个招呼,请肉老板帮我省点肉,老板总会给我切最好的。”方纪昌笑着说道。

韩寒相中的这家影院 在闵行人记忆中“乘风破浪”

当然,在电影院工作,在幕后,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除了加班,每月的技术培训、定期会议和简报都在持续进行,如果做得不好,观众会抱怨。幸运的是,几十年来颛桥电影院没有发生任何放映事故。

"作为雁桥电影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自豪."当时集放映、电工、艺术和商业工作于一体的朱说:“与目前的数字放映不同,当它还是一部电影时,从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应该从头到尾看一遍。如果你发现毛刺,你必须快点。把它剪掉,否则会影响正式放映时的画质。”他还说,在200多场新电影之后,电影开始变得松散和容易破碎。因此,在放映过程中,他一刻也不敢懈怠,紧紧地盯着屏幕。一旦坏了,他很快就把两端粘在一起,然后继续玩。他说这是一个合格的电影放映员应该具备的素养。然而,这部电影有很长的寿命,当它被放入300个领域,它基本上报废了。

韩寒相中的这家影院 在闵行人记忆中“乘风破浪”

当时,由于电影拷贝太少,闵行的几家电影院共用一套电影,由骑摩托车的电影人拍摄和放映。跑电影在过去是电影院的行话,跑者是电影院之间的“信使”。

每部电影大约有10部电影,每部电影大约300米长,可以放映10分钟。如果两家影院同时播放一部电影,至少要有一定的间隔。例如,莘庄电影院定于8: 00上映,而颛桥影院将推迟到半小时后上映。一个电影人从莘庄到颛桥最早需要12分钟。如果《转桥》在8: 15提前上映,将需要更多的电影演员。有时在颛桥下有一座马桥,在新庄可能有一个家。最多同时有五到六个位置,这将测试电影放映员的素质。一般来说,在10分钟内播放完一卷后,有必要在换片前暂停一两分钟。有时,当电影放映员没有及时到达时,剧院只需要拉出一个木制的“冷静”标志来安抚人们的心。此时,观众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克制自己,耐心等待。在经历了这场磨难之后,一部90分钟的电影通常需要将近2个小时,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

韩寒相中的这家影院 在闵行人记忆中“乘风破浪”

“本月已过,下个月尚未结算”[S2/]

颛桥电影院不仅放映电影,还引进歌舞表演。改革开放后,表演成了一项巨大的收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关键是电影院跟不上观众的需求,好电影也不多。正因为如此,人们更喜欢在家看电视。通往电影院的路越来越难走,运营也越来越差。方启昌还记得“这个月过去了,下个月还没有定下来”的苦涩滋味。

韩寒相中的这家影院 在闵行人记忆中“乘风破浪”

颛桥影院在后期也有小幅反弹。当时,新庄工业区正在建设中,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他们没有电视机,所以去看电影成了他们主要的娱乐和休闲选择。颛桥电影院依靠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它几乎享受不到美好时光,但它毕竟没有持续多久。很快,观众变得越来越少,通常每场演出不到10人,票房收入不足以支付电费。电影院几乎没有持续到2010年,当时上海世博会正式闭幕。

韩寒相中的这家影院 在闵行人记忆中“乘风破浪”

如今,当人们去空楼层的颛桥电影院时,只有两个员工24小时轮流值班。记者站在电影院门口很难捕捉到它过去的风格。位于颛桥西南部的马桥剧院早已面目全非。虽然“马桥剧场”的传统招牌仍然矗立在剧场外面,但原来的大红色现在变成了黄色,接近黑色。二楼的许多玻璃都被打碎了,过道里满是灰尘,散落着成堆的数据。然而,放映室里的设备相当整洁,静静地立在黑暗中,这似乎告诉我们过去的荣耀。

韩寒相中的这家影院 在闵行人记忆中“乘风破浪”

这些老电影院曾经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多欢乐,但是现在它们已经下降到人们不得不感受到岁月无情的程度。这是这些旧电影院的最终目的地吗?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韩寒相中的这家影院 在闵行人记忆中“乘风破浪”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8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