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70字,读完约8分钟
在一个时代的末期,虽然不乏时间和心理上的解释,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不可避免的会充满悲伤和忧伤。
去年的这个时候,宝钢2500立方米的不锈钢高炉停止了生产。几十年来,铁花一直盛开着红色,记录着铁水一次又一次冒出的时间。随着高炉停炉,宝钢的碳钢生产完全停止,不锈钢产量也大幅下降。
在钢铁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宝钢的产业转型势在必行。这也意味着大规模的人员转换和分流势在必行。这些为宝钢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人,意外地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他们中的一些人,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一条与过去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居委会干部。现在这些“宝钢干部”活跃在宝山、虹口、杨浦、徐汇、静安等社区。截至今年4月,共有182名宝钢员工转型为社区党委书记和社区工作者,占同期宝钢集团推荐员工社会化转型成功的91.5%。
这不可避免地让人想起90年代企业转型时期在社区工作的“黄鞠干部”。这一次,是否意味着这群“宝钢干部”也迎来了他们的全新时代?
他们已经成为社区竞争的“热点”
56岁的黄鹤·宾的命运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1982年,他从冶金机械专业毕业,进入当时的上海钢铁一厂。“那时,上钢一厂的效益很好,当工人是光荣的。”1998年,上钢一厂并入宝钢集团,成为宝钢集团第一钢铁公司。2000年,我们开始建立一家不锈钢公司。不锈钢生产线从德国西马克进口,碳钢生产线从日本川崎进口。已经是技术骨干的黄鹤斌参与了技术谈判、设备引进制造、设备安装调试的全过程。2004年,该公司投入生产并更名为宝钢不锈钢公司。
“当时引进了最好的设备,目标是在世界上领先。谁能想到10年后,它会造成损失,并最终停止生产?”问完这个问题,宝钢不锈钢公司设备部总工程师黄鹤斌沉默了。
去年6月,宝钢不锈钢高炉停产后,宝钢不锈钢及配套公司的一批员工,包括黄鹤斌,又开始找工作了。此时,恰逢上海社区工作者“1+6”文件改革红利不断发放。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许多区迅速为宝钢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社会工作者招聘。其中,徐汇区为宝钢招聘了15名小区秘书,杨浦区、宝山区和静安区共招聘了40多名秘书和社会工作者。
虹口区的一位街道办主任听说一批被分流的宝钢干部面临再就业,立即向街道有关部门打招呼:“这些都是经过大型国企培训的人才。他们素质好,能吃苦。我们也必须赶快去抓一批。过来。”
经过半年的调查,徐汇区有关部门对宝钢的这些干部表示满意。在未来的社区工作者招聘计划中,除了最初的社会招聘之外,还特别提到了各种方式,如大企业定向招聘。
“因为命运往往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最好改变环境,挑战自己。”徐汇谢土路街道上海湾小区的秘书、宝钢的“老主人”黄鹤斌说。
“社区治理”是一个全新的命题[/s2/]
虽然“供不应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宝钢干部”来到社会后就能“起步”。
记者采访了近10名“宝钢干部”,他们都说:“社区和企业的工作差别很大。有很多事情是我以前没有预料到的,我需要改变我的心态和思维方式。”
陈卫锋,虹口区凉城街广悦小区副书记,在宝钢工作30年,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当我到达住宅区时,我发现“以前企业里的命令式方式是无效的,与居民交谈必须以服务为导向。”居民不是雇员。它们不能通过企业内部的奖惩机制和系统方式来管理。他们必须学会‘看别人怎么说’,最终让他们从心里认识你,获得幸福。”
更重要的是,企业中的每一天都是日常工作,这是极其可控的,但是当涉及到住宅区时,就会发生一些事情。那天,当陈卫锋在办公室时,他听到一个头疼的声音:“三楼的奶奶一个人住,四楼的居民闹事。”
陈卫锋认为一切都结束了。四楼的新婚居民装修了房子,导致三楼奶奶家的屋顶漏水,木柜脱胶。在陈卫锋的协调下,四楼的木工帮助奶奶修理橱柜,油漆工帮助修理油漆。陈卫锋在社区里遇到了奶奶,问,老人说:“挺好的,只是画了一点点。”
但是就在四楼居民的婚礼临近的时候,奶奶突然把家里的杂物堆得满满的,弄得楼道里人都不方便上楼。当陈卫锋找到祖母时,她说了一句话:“他的母亲看到我的恶劣态度,我要求他们向我道歉。”陈卫锋劝她:“互相照顾,人一生只结一次婚,再说,他儿子没惹你,你也给了我一个面子。”之后,他带着居委会干部一起,一个一个地清理杂物,并参观了两个房子几次。
婚礼当天,四楼的居民送给陈卫锋结婚糖果。陈卫锋提醒道:“是三楼奶奶送的吗?”当陈卫锋得知他没有时,他带他去敲奶奶家的门。祖母的第一反应是“不”。陈卫锋说:“远亲不如近邻,你也快乐。”祖母接受了之后,她的表情轻松多了,四楼的居民也松了口气。
类似矛盾的成功解决,让这些“宝钢干部”感受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成就感。社区工作也让他们获得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情感。
宝安区石门二路东旺小区副书记包友红是宝钢不锈钢公司的中层干部。过去,工厂里的员工被改造和分流,他为员工做思想工作,但他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他了。然而,在工作了六个月之后,他承认自己已经逐渐从“不安”变成了“坚定的信心”。“我的生活圈子突然扩大了,我遇到了很多人。例如,社区“华侨之家”的老同志对参加活动、读古诗有着难以忘怀的热情,经常主动教我、关心我。街道也特别关注我们宝钢的人。2016年,社工年终总结会特意让我做了一个新人主持,我很感动。”
他们看到了社区工作的前景
许多宝钢干部承认,他们选择在社区工作,考虑到“离家近、稳定”等因素,但当他们来到社区后,发现新工作并不容易。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朱,现任宝山罗店镇金星小区书记,原宝钢不锈钢冷轧厂工会主席。经单位推荐,他参加了宝山区社工的笔试和面试,今年3月刚刚上岗。
在他最初的想象中,居委会应该是“调解居民矛盾”和“发放各种证件”。调查结果显示,各级居委会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他们承担着“出上层情”和“上传下层情”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居民心中最直接的“政府发言人”,这让他感到“压力很大”。
有一次,当一个居民的车被划了区时,居委会必须帮他找到责任人并提出索赔。因此,朱和的财产调查发现,很难找到责任人。“当你是居委会干部,你知道这是正常的,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好。”朱对说道。他最钦佩的是住宅区的老书记。“它在居民区有着独特的声望,而且很容易工作和享受这种邻里干部的工作。”现在,老秘书经常教他。当拜访一个困难的家庭时,对方问:“当新秘书来的时候,你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我们吗?”朱对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放心,如果有困难,就找居委会吧。”
和他一样,曾在宝钢不锈钢公司工作、曾在虹口曲阳街道担任干部的范胜华,也很钦佩林云小区的书记丁琳,“他工作努力,动了脑筋,小区焕然一新。”曾经在车间里开车的范生华,也让丁琳觉得他“认真、勤奋、有纪律,具备了现在大多数年轻社区干部所缺乏的素质。”
黄鹤·宾认为,社区与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企业的结果导向,而在社区中做事的过程非常重要。“从以前严格的规则到交流的艺术,我们必须学会与男人、女人和孩子交流的能力。”作为徐汇的一个高端社区,他通过推动党员、活动人士的骨干力量以及耐心细致的沟通,消除了居民对陌生人的本能排斥。
无论你进入什么样的社区,“宝钢干部”普遍感到比他们想象的更大的压力,并承认他们的工资比以前低。但对他们来说,“1+6”文件是一个“保证”,这使他们看到了这一职业的前景和更多的可能性。居委会的工作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企业原有的标准化管理方法。例如,很多人提到企业中以“清洁、清洁、整理、整改、安全”为代表的5s制度,促使他们从“清理居委会办公室、不吸烟”开始严格管理。
陈卫锋说:“我不会成为一个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