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6字,读完约3分钟
只要这些画摆在你面前,强烈的新年味道似乎就会扑面而来。
它们色彩丰富,主题鲜明,形象生动。一系列的传统民俗文化,如蒸年糕、纺织、灶年画、湖荡船、彩灯、蚌壳舞、花篮摘、抬轿、划龙舟等。,都与鲜明的人物相匹配,生动地出现在纸上。怀旧和怀旧弥漫在这幅简单的画中。
这是罗甸的民间画。
2017年,宝山区罗店镇与上海书画院合作成立了“罗店民间绘画艺术传播研究中心”。不久前,罗店民间绘画应邀出现在上海友谊商店60周年庆典上,让许多游客感叹“惊艳”。
如今,随着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俗正在迅速消失。为了在艺术形式上留住乡愁,罗店镇与上海书画院一拍即合,正式成立了“上海书画院罗店民间绘画艺术传播研究中心”。
上海书画院院长丁告诉记者,创意研究中心依托罗店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希望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发掘罗店独特的民间绘画艺术,培养传承创新的艺术人才,从不同角度记录农民生活和农村变迁。
去年7月,创燕中心组织的培训正式开始,内容包括民间绘画、篆刻、书法、国画等艺术类型。大部分讲座都是由书画学院的名师授课,这是一个公共性质的机构,居民不需要付费。其中,民间绘画的创作和研究富有地方传统特色,尤其受到当地人的欢迎。经过半年多的培训,学员们进步很快。
吴彦斌是罗甸人。在老师的鼓励下,根据她小时候的回忆,“妈妈做年糕,包饺子,包粽子,做衣服”等等,她渐渐地通过小手抄本把它们画了出来。在那之后,它开始了一个艰难的创作过程,将近半年的时间“脱皮”。
罗店和吴彦斌一样,参加了民间绘画的培训和学习,有30多人,从70多岁的老人到十几岁的青少年。
在罗甸,曾经有一个传统,画“炉头画”来表达吉祥和欢迎的祝福。今天的罗甸民间绘画,在一定程度上也把“灶画”放在了纸上,拓展了材料,但它必须来自民间。画家的创作介于中国画和农民画之间,描绘了当地农民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目前,已有30多位作者完成了120多部作品。虽然主题是表达当地的民俗风情,但它在色彩和细节上有自己的特点。
罗甸镇镇长沈说:“近年来,罗甸镇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艺术特色的全国非传统罗甸龙舟,上海非传统罗甸的彩灯,一年一度的罗甸端午节,成为上海特色文化活动的亮点。罗店民间绘画朴实无华,表达的主题是我们几代人所经历的农耕文明,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的历史,尤其是让年轻人了解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
未来,罗甸地方民间绘画将作为罗甸木雕、剪纸漆画、泥塑、石雕等前沿艺术形式跨境融合的向导,发挥其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展示罗甸民俗的独特魅力,以传统艺术的形式表达罗甸古镇的前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