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0字,读完约4分钟

“艺术,钢铁之都的蝶变”——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论坛今天将在上海举行。《彭新闻》获悉,来自上海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当代艺术馆的专家学者,以及欧洲、亚洲、南美、香港、澳门、台湾的著名专家学者,包括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弗朗西斯·莫里斯、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斯蒂芬·忒修斯、巴黎东京宫馆长让·德·卢伊奇等,将共同探讨“工业遗产的复兴——价值再生”、“城市的美学追求”、“时代赋予的剩余机会”

宝钢工业遗存“蝶变”的吴淞国际艺术城 将会是艺术居住区

与会专家参观了工业遗产“不锈钢厂”

在论坛的前一天,与会专家参观了宝钢的工业遗址,这将是上海美术学院的校园。参观结束后,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告诉《彭新闻艺术评论》:“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再利用工业建筑最简单的方法是重新改造内部结构,但吴淞国际艺术城不同。只有七个原始设施被保留下来,用于新的目的和新的经济目的。

宝钢工业遗存“蝶变”的吴淞国际艺术城 将会是艺术居住区

未来,宝钢于1938年首建的从吴淞炼钢厂和上钢一厂到21世纪的“不锈钢地块”,将于2017年停产,未来将呈现为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计划依托宝钢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以艺术教育为核心驱动力,将现代和当代工业记忆与国际城市生活有机融合,促进文化、艺术和创意设计产业的集聚

宝钢工业遗存“蝶变”的吴淞国际艺术城 将会是艺术居住区

“不锈钢厂”车间

与798和m50不同,吴淞国际艺术城将是一个艺术居住区

谈到工业遗产改造的艺术园区,北京的798和上海的m50是众所周知的早期例子。但对于吴淞国际艺术城的未来,上海美术学院常务院长王大为表示:“我们不是在建设一个‘M50’式的资源聚集区,而是一个艺术居住区。”上海美术学院是这个住宅区的第一批原住民和垦殖者。”除了“土著人”,王大为还提出了两个关键词:“朋友圈”和“产业链”——让世界各地艺术家的朋友聚集在这里;让艺术消费欣赏圈接踵而至;艺术营销和管理的朋友也会被吸引,从而形成一个生态产业链,而这一切的核心是一群“住”在这里的创意艺术家。

宝钢工业遗存“蝶变”的吴淞国际艺术城 将会是艺术居住区

客人参观宝钢工业遗址

根据上海2035的规划,宝钢所在的吴淞地区26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将成为上海的副中心,其中“不锈钢厂”占地3.25平方公里。在未来的规划中,“不锈钢厂”的型钢车间将于2020年由上海美术学院落户,并成为一所以开放大学为核心的教学区。其他标志性的炼钢厂、炼铁高炉、煤气罐和冷轧厂计划改造成美术馆、音乐厅、酒店等。,将用于创意办公室、文化休闲、展览等。

宝钢工业遗存“蝶变”的吴淞国际艺术城 将会是艺术居住区

在3.2平方公里的大工厂里,一个试验田开始绘制最富想象力的作品。“我们期待着把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建设成为一个没有边界、没有界限、没有可能性的城市。在这里能实现的是“想你,见你,做你没做过的事”。同时,借鉴英国普利茅斯艺术学院的经验,我们正在实施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即从3岁到90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创造力教育,生活在“艺术之城”的人们将成为未来的创造力教育。测试员。”王大为说。届时,这座从古老的工业遗迹中诞生的艺术城市,将成为上海新的文化地标,为“上海文化”品牌添加“标识”,成为未来终身教育的艺术城市。

宝钢工业遗存“蝶变”的吴淞国际艺术城 将会是艺术居住区

[/s2/]从“国际艺术城”看工业遗产的蝴蝶变化

城市工业遗产记录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特征,是工业先驱们创造并留给我们的历史财富,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和“剩余时代”是当前工业发展和当代艺术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5月11日和12日,《艺术与钢铁之都的蝴蝶变迁》从剩余时代工业遗产面临的新机遇出发,在以“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为代表的“国际艺术城”的视野下,面对当代教育、科技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新目标和新模式,共同探讨了艺术、工业、城市、可持续性和转型等主题

宝钢工业遗存“蝶变”的吴淞国际艺术城 将会是艺术居住区

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发展研究院艺术总监李认为,虽然论坛只持续了两天,但钢厂已经存在了80多年。他希望为期两天的论坛将形成一个思考的摇篮,创造一种规范和集体的力量。它不仅是为了振兴城市,也是为了形成一个社区和平台,作为一个地方的讨论,收集,沟通和社区联系,这就像一个熔炉,汇集了艺术教育,艺术实践和策展实践。科学、有机、自主的社会治理将推动城市工业遗产的转型,为工业遗产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宝钢工业遗存“蝶变”的吴淞国际艺术城 将会是艺术居住区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7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