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4字,读完约4分钟
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卫生委、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改革先锋走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昨天下午在复旦大学举行,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沪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报告会上,改革先锋、基础教育改革优秀教师代表、改革先锋、港口装卸自动化革新者鲍、浦东新区市场监督局党总支副书记、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站长等四位先进典型代表与复旦学生分享了上海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创新发展的精彩历程。全市高校和中小学师生观看了宣传活动的现场视频。
余一
回顾40年基础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将近90岁的宇易坚持站起来完成了整个演讲。她回忆起参加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活动的情景和Xi总书记的讲话,突然想起了过去40年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的往事。当时,教材还没有恢复。宇易老师坚持在演讲比赛中使用高尔基的“海燕”,因为“海燕在喊,在飞”...它确信乌云不能遮住太阳——是的,它们不能!”她背诵,仍然有力。
狂暴的
400多个地铁站已经修建了厕所
改革依赖于改革先锋的辛勤工作,成就依赖于数字。地铁人民广场站站长熊雄走上讲台,问大家:“上海地铁已经存在25年了。你知道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吗?”熊立即掏出一张地铁公厕的照片。“当初,上海地铁里没有厕所。这几乎是全世界的地铁问题。”当时,这个数字是零。现在,上海的每个地铁站都有厕所。
如今,服务改革和升级如火如荼。她带领团队成立了一个“3d服务”创新工作室,还利用微信服务公众。她所在的人民广场站日平均客流量为80万人,极端客流量为110万人,创下了世界纪录。在这个空的房间里,她实现了零的突破:设立了一个音乐角,交响乐、钢琴和小提琴在这里交替演奏,演奏的次数超过了500次。
徐敏
见证自由贸易区的100多项新政策
徐敏演讲的ppt上有更多的数字。她在浦东新区做了24年的工商登记窗口,恰好见证了浦东发展开放的全过程——2013年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2014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以及2015年的市场。访问便利化在双十篇文章中实现。2016年,公司的简单注销和执照分离“双通知”是第一个试点,2017年在浦东新区进行了名称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在徐敏看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化,各投资主体在股权变更、设立登记和经营范围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我们要尽快完成企业注册,提供优质服务,同时积极创新”。
在讲话中,徐敏拿出了浦东招商引资的文字记录:在1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41万多家注册企业,其中内资企业28万多家;2013年之前,浦东只有12万多家注册企业。徐敏说,这是由于国家给予的政策,如企业登记制度。当然,也有她和她的同事们的努力:2015年FTZ扩建后,浦东市场监督局形成了100多项新的改革政策,其中市场准入创新体系占40%,有近20项在全国率先实施,并在全市和全国推广推广。
鲍
完成了130多项技术创新
“抓斗之王”包樊棋讲述了从码头工人的技术创新到获奖的科技发明的无数经历和故事。20世纪70年代,鲍被调到上海南浦港务公司机修车间,负责修理码头上的起重机。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研究,鲍研制出了一套完整的“木材抓斗装卸工艺系统”。
随着鲍创新团队的不断壮大,他们的成就令世人惊叹。30年来,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130多项技术创新,包括3项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以及在日内瓦、巴黎、匹兹堡、布鲁塞尔和北京等国际发明展上获得30枚金牌。包樊棋用自己的数字告诉学生们,改革和创新已经不远了。只要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他最终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