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7字,读完约2分钟
杨浦区表示,未来五年将是杨浦承接国家战略和上海重要任务的关键五年,加快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国家双创新示范基地。在此背景下,杨浦将如何进一步深化校园、公园和社区的“三带联动”,推进生产城市、学习城市和创造城市的“三城融合”?11月8日,复旦创新走廊产学研联盟成立仪式在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举行。
复旦创新走廊产学研联盟是复旦大学、复旦创新走廊相关研究所、企事业单位自愿组建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拥有29个成员单位。在仪式上,联盟成员上海东方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与上海复旦科技园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科技成果转让与转化战略合作协议;上海数码设计技术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空航空航天学院签署了“模糊参数自动识别新方法及其在数码设计中的应用”的合作协议。
刚刚闭幕的区十大明确指出,未来五年,杨浦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把国家双创新示范基地作为区域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发展的共同契机,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和先进技术与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对接,不断提升“一廊一圈一谷一园”等协同创新载体建设水平,共同构筑知识和技术高地。其中,“一个走廊”是指复旦创新走廊。
复旦创新走廊是连接邯郸校区和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纽带。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杨浦创新和创业的沃土。目前,该区商业建筑总面积达230万平方米,聚集了创新载体如创智天地、蒂斯曼施派尔、复旦科技园、万谷科技园、中国(上海)企业家公共培训基地、云计算创新基地、4500多家企业、国家技术转移东方中心、上海国立大学技术市场、上海知识产权园等公共服务平台和近100家科技中介机构,以及丰富的教育人才资源如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复旦创新走廊产学研联盟主席蒋国星表示,联盟的建立对于促进三大区域的联动和复旦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溢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快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国家双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联盟将充分发挥平台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重点是:与复旦大学国家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对接,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发挥区位优势、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提出推进国际国内资源整合、促进三大区域联动的新思路;努力加快培育地方创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