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7字,读完约2分钟

住在空江路街凤城三村29号的王阿姨,最近在走廊的“共享客厅”里接待了来自浦东的妹妹。多年以后,她终于摆脱了因为家太小而不能邀请亲戚朋友做客的尴尬局面。29号楼有两个“共享会议室”,由走廊空公共空改造而来,满足居民会议、阅读和友谊等休闲需求。

杨浦“共享会客厅”拉近邻里情

走进客厅,布局就像上世纪90年代上海咖啡馆的一个小角落,大如桌布,小如篮子,处处体现出独特性和关怀。客厅里有桌子、椅子和电灯,桌子上有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和免费阅读的杂志。打开明亮的窗户,春天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春风吹在你的脸上。

杨浦“共享会客厅”拉近邻里情

"这些桌椅都是居民从自己家里送来的."因为它是旧家具,它给人一种古老和亲密的感觉。“家里的地方很小,旧东西占据了这个地方,他们不愿意把它扔掉。它们被送到客厅使用。”居民王阿姨说。

客厅装修后,居民们经常来这里休息和聊天。在端午节和重阳节,大楼里的老人会在这里吃饭。老人们说:“我经常回想起以前这里的弄堂生活,和邻里关系很密切。”

据了解,29号楼是20世纪60年代的老式公房,每层有五户人家。“这里每个家庭的规模都不大,很多家庭都没有客厅。迫切需要一个具有聚集和接待来访者等功能的场所。”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因此,2016年,凤城三村启动了建立“共享客厅”的自主项目。在居委会的领导下,多次召开居民会议,动员建筑群体中的党员和居民积极参与建筑群体自治,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清理电线杂物和粉刷内墙。居民们积极参与装修过程,并送来杂志、盆栽、桌椅来装饰“客厅”。集体活动的资金由每个家庭提供,并由组长管理。资金使用的详细情况也张贴在“共享客厅”,供居民咨询和监督。王阿姨说:“在积极参与联合建设的过程中,建筑群体的氛围也发生了变化,邻里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居民们有了归属感,他们对我们的客厅和自己的家都很关心。”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杨浦“共享会客厅”拉近邻里情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70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