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6字,读完约4分钟
摘要
从税制改革看减税:从点到点,逐步展开。中国曾经减税吗?从分税制改革到2001年,是一个税负上升相对明显的时期;02-10年左右,税收负担保持稳定;11年来,我们实际上处于减税期;由于减税政策与税制改革是同步重叠和推进的,没有税制改革就不可避免地要全面理解减税政策。一般来说,分税制后的减税政策呈现出从点到面的发展过程。
2003-2008年:税制调整中的减税。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为税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环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税制简单、税基广阔、税率低、征管严格”的税制改革原则,减税思想得到全面贯彻。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自1998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为了有效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始于2000年,直到2006年农业税被完全取消。企业所得税将统一下调。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由原来的33%下调至25%。起征点已经提高了两次。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固定起征点带来的刚性调整机制日益突出。自2006年以来,起征点已提高到1600元,2008年进一步提高到2000元。个人所得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增加。起征点的调整使得2006年税收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之间出现了罕见的偏差,反映了减税政策改善了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
2009-2012年:金融危机后结构性减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冲击中国经济,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一方面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实施结构性减税以增强微观经济活力。增值税转型推广,固定资产购置可抵扣。2009年之前,中国实施了以生产为导向的增值税模式。2009年以来,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增加了外购固定资产的抵扣。提高了起征点,调整了税率结构。通货膨胀的上升增加了纳税人的实际负担。2011年9月,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税率结构也有所调整。企业税收负担减轻,经济快速恢复。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了经济主体的税收负担,工业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两年内降低了15个百分点以上。减税与刺激需求的政策相结合,使得危机后的经济得以迅速修复。
13年来:减税已经全面铺开。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减税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政策地位急剧上升,减税政策从以前的繁荣走向全面铺开。营地一直扩大到最后,增值税率也相应降低。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完成了营地的改革。为了应对税收负担的增加,增值税税率从第四位降低到第三位。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扩大。小微企业享受优惠待遇的应纳税额上限18年达到100万元,比11年提高30倍。个人综合税制改革终于破晓。新税法于1818年8月通过,不仅调整了起征点和税率,而且开始走向全面征税。此外,近年来,减税政策加大了对R&D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增值税收入增长率下降,投资稳定回升。降低增值税税率的效果逐渐显现,同时企业投资意愿增强,制造业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回升。
坚持减税!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减税,特别是对企业部门。社会融资增速持续下降,意味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会减轻。此前,经济是由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撑的,财政政策的重点是扩大支出和刺激投资。然而,目前中国的债务空有限,投资效率下降,而积极财政将主要依靠减税,这将有利于经济长期。目前,企业部门的困境在于成本上升,英美两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减税效果显著。因此,我们应该继续推出措施,以减少税收和企业部门的负担,从而“解渴”的经济!
最近,市场要求减税、减费的呼声越来越高,政策态度也给予了积极回应。首相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将在下一步实施更大幅度的减税和更明显的费用削减。事实上,减税政策在中国并不新鲜。早在十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结构性减税”。然而,每当提到稳定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时,每个人都在谈论扩大政府支出,但减税政策的来龙去脉却不清楚。因此,本文分析了以往减税政策在中国的推广情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