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36字,读完约6分钟
杨浦区位于上海的东部。上海简称为“上海”。因此,只要上海人一提到“沪东”这个词,大杨浦的“壮丽”就会立即显现出来。作为一个从小就住在平东的杨浦人,我一直想有机会在平东谈论这些事情。然而,我曾经谈论过的沪东,并不是纯粹地理意义上的“无边无际”的沪东地区,而只是从我个人生活的角度“眺望”,位于杨浦区平凉路的三栋建筑,以“沪东”这个词命名,堪称上个世纪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沪东工人文化宫、沪东状元楼和沪东电影院。今天,我们来谈谈位于平凉路以东的沪东工人文化宫。它与周围的石板店、杨浦区图书馆、杨浦电影院和杨浦餐厅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文化商业中心。
沪东工人文化宫位于平凉路1500号,上海人通常称之为“东宫”。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居住在杨浦和虹口附近的沪东地区的人们对东宫有着强烈的情结。一句话:“去,去东宫!”这是他们八小时后的口头禅。当时,上海的公共交通不发达,杨浦仍属于上海的“远郊”。杨浦的人们把在繁华的市中心商业街如南京路和淮海路购物称为“去上海”。就连复旦大学的谭启祥和贾植芳两位著名教授也在日记中写下了“走进市场”和“走进城市”。
“去上海”,对我来说,我剩下的闲暇时间基本上是“去东宫”,除了假期去石楠区我奶奶家。因为如果你去大世界、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等“上海”看起来是白色的地方,你要换乘两三辆公交车,还要在路上折腾几个小时,让人很纠结。因此,几乎每天“门前”都挂满锣鼓的东宫,成了杨浦市民去百乡闹事的好去处。
工人文化宫是上海解放后诞生的新生事物。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表示,上海应该成为“工人的学校和天堂”。沪东工人文化宫始建于1956年,1958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它与上海工人文化宫和沪西工人文化宫一起,形成了上海工人阶级的三条腿的娱乐和文化天堂。杨浦区曾经是上海最大的工业区,那里居住着大量的工业工人。在广大劳动者业余文化生活仍然十分单调的时代,东宫的存在极大地满足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为他们辛苦劳作后的枯燥日子涂上了多彩的色彩。在他们看来,东宫是杨浦的“大世界”。
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杨浦的孩子,东宫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我青春的足迹。我记得当我住在松花新村和长白新村的时候,我在小学和中学。在星期天、寒假和暑假,我独自或和同学去东宫。因为东宫位于杨浦的“上角”平凉路,而我住的新村位于松花江路和延吉路,两地相距约五六公里,总感觉“很远”。事实上,今天这种距离真的算不了什么。如果你开车,只要路上没有交通堵塞,十分钟就可以到达那里。坐公共汽车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然而,在20世纪70、80年代,长白山、延吉、孔江等新农村仍是“城中村”,周围是大量的农田和菜地,一些新农村与环沙帮大队、长白大队、孔江大队等农业生产队直接相邻,甚至在路边还能看到猪舍,绝对属于“农村”范畴。
为了节省几分钱,公交车铜钿可以作为我的零花钱。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去了东宫白相,基本上是步行,然后步行回家。幸运的是,那时我又强壮又柔软,我真的没有把走路当回事。更重要的是,在那个时候,学校老师经常教我们学习和发扬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神。“如果你是苦的,想想红军的25,000英里。”。受到这种精神力量的鼓舞,偶尔,如果你真的走不动了,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背诵毛主席《长征七法》中的名句“红军不怕远征,钱山只闲着”来激励自己。很多时候,当我在自我激励的时候,我经常不忘责备自己说:“小恶魔,一个不能像农那样走路的人,长大后怎么可能成为解放军呢?”因为,成为一名保卫祖国的解放军是我童年的梦想。
就这样,带着自责的心情,我走啊走,很快我就能看到东宫的门。当我回家时,我边走边背诵诗歌。似乎回家的路并不长,这说明精神力量是多么强大。在接下来的中国中小学生大规模野营训练中,由此训练出来的一双“铁脚”给了我行走和快速飞行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父母给我起的“刘翔”这个名字帮助了我的神力。因为,这个名字后来和世界上最快的飞人联系上了,呵呵!
那时候,每个星期天或者寒暑假,我基本上都是沿着延吉路走到孔江路,然后沿着龙场路到长阳路,一直走到平凉路,那里就是沪东工人文化宫。杨浦当时还是非常“乡村”的地方,到处都是郊区春天的气息。为了节省时间,我经常抄近路,直接穿插一些山脊,往返于东宫。空,你头上的蓝天,看着你面前的广阔田野,黄澄澄的青菜和油菜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你陶醉在诗意的风景中。后来,我家的经济条件改善了,我父母买了一辆自行车,所以我骑到了东宫。在崭新的永久自行车上,我得意洋洋地按响了双铃,“我的灵魂,我的灵魂”一路飞驰在街道上。骑到龙场路杨浦公园的后门,当我看到进出公园的人群时,我立刻发疯了,故意放慢车速,猛按门铃,吸引了无数路人的注意。“嘿,这是一个18型的孩子!”人们的羡慕和惊奇极大地满足了一个少年的虚荣和轻浮。当时,18型永久自行车和今天的宝马或奔驰一样受欢迎!
当我到达东宫时,我小心翼翼地把我心爱的自行车放在停车场,径直去了二楼的书报阅览室。那时,东宫阅览室真的够大了,几乎占了半层楼,我在那里坐了半天。20世纪80年代,全市掀起了“振兴中华”的阅读活动热潮,《解放日报》和《文汇报》都用大版面刊登了获奖知识竞赛的答案。为了从报纸和书籍中找到答案,东宫的阅览室经常人满为患,我也混在里面,忘了吃饭和睡觉。同时,关于文学、艺术、摄影等的讲座。在东宫举行的也深深吸引了我。我不知道当时我为什么如此痴迷于阅读和对知识的“贪婪”,而东宫的阅览室正好为我的“贪婪”提供了一个接受的机会。1999年,东宫被彻底改造。2001年7月,新东宫建成并向公众开放,成为上海东部的新地标。它更时尚,也给了我们老东宫粉丝一个表达感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