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4字,读完约4分钟
描述:双创指数总体情况
描述:总体情况的子指标
描述:双重创建索引双重创建元素
东方。昨天,2017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和2017上海站-创业服务新业务论坛在上海拉开帷幕,上海首个国家双创新示范基地杨浦创业创新指数报告亮相。
报告显示,以2013年为基期,杨浦区“双创指数”从2013年的100上升到2016年的151.0,增幅为51%。其中,2016年同比增长16.5%,成为过去几年中增长最快的一年,双创发展的增速逐年加快。此外,各分项指数也有所上升,其中双创新影响指数增幅最大,从2013年的100上升至2016年的153.1,同比增长22.8%;双创新的环境、成果和要素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为杨浦双创新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据了解,“双创指数”是在上海市统计局和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上海数字浙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的研究团队编制的。该指标的编制和研究工作大量借鉴国内外科技创新前沿评价指标技术,构建了双创新要素、双创新环境、双创新成果和双创新影响力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全面评价和判断了杨浦区创业创新的发展态势和成效,深刻刻画了杨浦区创业创新发展的最新趋势和特点。在指标研究方法上,研究组科学地选取了统计样本,并进行了大量的跟踪调查。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互联网数据和信息的深度挖掘为指数的计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团队负责人谭教授表示,该指标的计算不仅可以有效地跟踪和判断杨浦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还可以为全国其他省市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经验。
记者注意到,杨浦“双创成就”的相关指标在这份报告中尤其引人注目。2016年,杨浦区共申请了8456项专利,在上海排名第五,在中心城市排名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数达到59.36件,约为城市平均水平的两倍;杨浦区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从2013年的8.65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2.96亿元,年均增长14.4%。2015年,杨浦区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13%,居全市首位;2016年,杨浦的社会R&D投资强度达到3.89%,高于全市的3.80%。各种创新学科继续发挥作用,为知识洋浦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双创新”氛围的加速营造和日益完善的“双创新”环境为杨浦区“双创新”的发展提供了潜力。一方面,杨浦区坚持“三区联动、三市融合”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学习创建城市”。2016年,杨浦区各类创新联盟累计达到4个,包括上海杨浦区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复旦创新走廊产学研联盟、杨浦区物联网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杨浦区中创空促进会,为区域双重创新提供了帮助,也为提高生产、教育和科研效率展开了新一轮探索;同时,杨浦区与区内外11所大学签署了新一轮合作框架协议,包括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为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发展、创造适合学习和创造的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双创新”载体数量的不断增加,不断提升了杨浦区创新创业的承载能力。据报道,近年来,杨浦区各种双创意载体(包括老厂改造)的面积持续扩大。截至2016年,杨浦区各类双创意载体面积已达到162.3万平方米,其中科技园(包括老厂改造)面积占各类双创意载体总面积的94.3%,科技创业正成为杨浦创业的典型特征。一些园区的品牌效应逐步形成和传播,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吸引了长阳创谷等国内外优秀的创业创新团队。与此同时,上海市市级以上公众创造的0/0记录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截至2016年,洋浦已初步建成61间“中创空客房”,约占上海总数的12%,其中9间获国家级中创空客房,占全市的20.5%;有16个市级中创空客房获得牌照,占全市的14%。
通过大量的线下调查和跟踪研究,指数研究小组发现,在双重创新评价方面,双重创新基础设施和政府效率得到了广泛的赞誉。根据该报告,从便利的生活服务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政府效率评估来看,企业选择“非常好”和“更好”的比例分别为72%、70%和68%。由此可见,杨浦区在优化商业环境、提高创新创业便利性、改善城市整体环境方面得到了高度认可。不断加强开放合作和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在创业创新中发挥着关键的枢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