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0字,读完约4分钟
9月24日下午,复旦大学与杨浦区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联合召开了学习小组会议。杨浦区委委员、相关委办和街道领导,以及复旦大学党政领导和各部门相关领导,畅谈创新创业和区校联合发展。
丰富的大学资源一直是杨浦引以为豪的“首都”之一。只有坚持地区学校的共同努力,绘制蓝图到底,一个接一个地努力,才能实现从“工业洋浦”到“知识洋浦”再到“创新洋浦”的转变和发展。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阳说,复旦和洋浦两地自然关系密切,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期待着今后与杨浦区委、区政府开展形式更多、外延更广、内涵更丰富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区级学校的合作水平和水平。”
在当天的学习演讲中,如何进一步推进区域学校的整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杨浦深化了大学校园、科技园和公共社区的“三带联动”,推进了学校城、生产城和创意城的“三城融合”,继续研究和推进高校“破墙”工作;复旦大学也把促进区校合作作为落实“为党育人、为国家育人”的初步教育宗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使命的核心。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表示,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一个共同经验是打破与城市的物质隔离,实现深度融合。可以说,没有一堵墙,高校教师、学生和社区居民之间就会有很多无形的心理障碍,使高校及其所在区域的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治理资源能够真正实现跨境自由流动,并以强大的创新动能整合生成。
据悉,复旦正积极向周边街区的社区传递校园的优美景观、人文氛围和国际化元素,使校园治理和社区治理深植其中、充分协调,使周边街区的形象和气质与复旦高度统一,真正形成一个溢出复旦、融合周边、辐射全国、辐射世界的知名文化社区。李跃旗表示,下一步,双方将深化对接,力争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全面重塑复旦周边地区的功能和形象,让复旦的国际人文社会形象得以精彩呈现。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峥认为,加强区校合作、打破“墙”离不开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便捷流动。“接下来,我们可以在加强团队建设方面加强合作。例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实践和在职培训,通过建设更多、更好的教师发展平台组织一线教学和指导,帮助教师了解党的条件、地区条件、社会条件和人民情绪,促进专家学者对洋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了解。就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征询政治建议,为杨浦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杨浦区委组织部长程也为双方下一步的人才交流带来了好消息。她说,今年上半年,杨浦区为复旦举办了专场招聘会,共招聘后备人才22人,占全区招聘人数的三分之一,为深入培养复合型干部奠定了基础。”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为复旦进行人才招聘,为复旦向洋浦输送优秀人才开辟渠道。"
近年来,杨浦愿意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附近大学的扩建,放弃好的商业和房地产项目建设大学科技园,投入人力物力改造和美化大学周边环境,使创新动能不断释放。复旦大学副校长张志勇表示,双方将继续围绕科技园等载体加强产学研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紧跟地方产业升级形势,努力打造地方急需的高素质学科专业,培养更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杨浦以核心项目为重点,全面整合资源,形成了20个科技园区、4个创新创业板块和“一廊一圈一谷一园”的科技载体,未来将激发更强的创新“场效应”。杨浦区副区长丁欢欢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区校合作,加快产学研结合,提升大学园区的功能平台和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