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9字,读完约4分钟
日前,“新时代、新江湾、新邮政站‘街校企党建社区’微论坛暨湾谷邮政站启动仪式”在新江湾城市街举行,旨在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有效推进区域单位与街道共建机制,提升街道整体协同效应,实现卓越治理。
据介绍,万谷站(万谷党建分中心)自2018年8月试运行以来,已经形成了“午休时间”、“上海语言讲堂”等党建活动品牌。到目前为止,它已经举办了500多项活动,服务了近1万名党员和白领青年。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的整体效果,今年以来,新江湾市街道对万谷党建分中心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升级改造,使其成为集“党建+政务、党建+工作场所、党建+公益、党建+医疗、党建+艺术、党建+体育、党建+生活”七大功能于一体的“站”,是在万谷邮政站(党建分中心)、上浦党群服务中心、大川庄等场地基础上的公园(楼)这些服务岗位已经成为服务企业、党员和群众的“零距离”流行渠道。
作为一个“国际化、生态化、智能化”的社区,新江湾城市街道不仅拥有丰富的高科技企业,还拥有丰富的大学资源。近年来,该街道与复旦大学万谷科技园和江湾校区开展了广泛合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每年八月的全民健身日,新江湾市的居民可以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享受水上嘉年华;11月,一年一度的新江湾城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跑进了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万谷科技园连续两年在复旦举办特别招聘会;复旦大学爱乐乐团也将音乐会带入公园...
在活动现场,新江湾城市街全面开启了“街、校、企”的党建社区运作模式,代表了万谷科技园的20多家企业,以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工业大学沪江学院等三所大学的五个学院(系)的党组织达成了建设“1+1+3”的意向
据悉,“街校企共建党建社区”的运作模式是实施项目推进机制。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首批5个方面的20个项目得以推进实施。上海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杨浦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杨浦区大学生实践基地是促进街、校、企人才和智力资源对接的主要平台。
现场,来自高校、街道和企业的代表也围绕“如何在街道上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校企党建社区”进行了互动讨论。
“建设‘街道校企党建社区’是实现多主体共建、治理和共享,为企业安全稳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发展生产、教育和科研的新途径。“街校企党建社区”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整合、共建、共享”的话语中,即通过各方资源优势互补、整合联动,实现共建共享。成立后,还将建立和完善“一个平台、两个机制、三个名单”,促进“1+1+3”街道校企党建社区的有效运行。”新江湾市街道的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一个平台”以万谷站(万谷党群分中心)为“街道校企党建社区”的枢纽平台,着力将其建设成为街道学校和企业多功能党群服务主阵地,发挥其项目运作中心、政治功能中心、成果展示中心和服务保障中心的“四个中心”功能;“两个机制”,一是在社区党委统筹运作的“1+1+3”街建立学校和企业参与的沟通联系机制。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讨论合作事宜,社区党建办公室每日进行协调,具体合作部门直接联系对接。二是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将在党建、志愿者服务、研究实践、资源开放共享、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好首批20个项目的实施工作;“三大清单”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和项目清单。“三个名单”以“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受益”为导向,通过“平台”推动三方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响应需求、争取项目、促进合作,形成党建引领各方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