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6字,读完约3分钟
走在苏州河和黄浦江上,上海邮政博物馆、上海大厦和浦江宾馆一个接一个地映入眼帘,仿佛置身于历史建筑的展厅中。日前,随着北外滩入口处市政景观“全要素”升级工程的完成,浦江大酒店的前门“被电线杆清理干净”,旧人行道被“新衣服”取代,花坛绿地上点缀着雕塑……北外滩变得更加“美丽”。
地标建筑以“平原”的形式重新出现
今年5月初,为满足2010年世博会的安保要求,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牵头提升了由黄埔路、苏州北路、吴淞路等16条道路组成的“工”字形安保区的市政景观“全要素”。据介绍,整个支撑区涉及框架空线入土、杆加固、管道风险点消除、绿化景观提升、建筑立面更新等一整套项目。,并在重要功能和景观点实施“1.1政策”,努力解决从地面到地下、从平面到立面、从景观到功能的“套餐”问题。
浦江宾馆不仅是外滩历史文化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从外白渡桥进入北外滩后的首批景点之一。记者从空轨道交通进线与封杆改造联合办公室了解到,在实施空轨道交通进线与封杆改造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建筑外观不被破坏,电力部根据浦江宾馆的建筑特点,专门为其量身定制了施工方案。同时,考虑到浦江宾馆周边道路资源有限、道路狭窄,施工队伍采用复合式设计,分层埋设不同功能的管线,进行集中快速施工,将项目对周边居民生活和城市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根据浦江宾馆立面的建筑风格,周围的人行道都是用花岗岩铺成的,增加了整个建筑的感觉。
目前,像蜘蛛网一样黑的框架空线已经在浦江宾馆和上海大厦周围消失了很多年。各种各样的电杆、信号灯杆、路灯杆等被整合成一个整体,杆减少率达到72%,从容展现“素面”之美。
风景像刺绣一样精致
“全要素”景观的推广不仅需要方方面面,还需要精美的刺绣。施工后,通过精细管理,消除了“工”字形保护区道路上的许多“小故障”。
过去,在浦江宾馆附近散步时,你会发现红色的河滨小道上有不同形状的灰色井盖,路边的大理石人行道上也有不同形状的井盖,就像是突然嵌在人行道上的“补丁”,与历史风貌极不协调。时间长了,井盖还是会有裂缝,行人踩上去,不仅会有“咣当”的声音,还会增加安全隐患。
基于此,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以“全要素”景观升级为契机,大力推广“工”字形保护区人行道上的“隐形”窨井盖,将窨井盖藏于地下,进一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方便日后维修,在“隐形”井盖的四角预留开盖孔,并蚀刻“雨水”和“信息”等字样,以表示井盖的所有权。
鉴于浦江宾馆周围众多优秀的历史建筑和景点,在安装新的综合杆时,除了“融合”各种杆外,区建设管理委员会还创造了一个充满“干货”的复合路标。例如,在黄浦路和大明路交叉口的综合杆上,有5个街道标志,最多可显示22条信息。附近的景点、厕所、地铁站和几米远的地方都一一标出。
此外,市政项目与其他类型的项目同时实施。吴淞路天同路交叉口附近有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区绿化市容局改变了水泥围墙单调呆板的面貌,将立体绿化“植入”到围墙中,美化街景。与此同时,在大明路和苏州北路附近的绿地上,还设置了海燕、盘口等绿色雕塑,不仅美化了空的房间,也改善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