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07字,读完约13分钟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7月24日在上海市虹口区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虹口区委关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升虹口市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中关于提高城市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干货是什么?主要方向和关键任务是什么?五年后虹口会是什么样子?
中共虹口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委员会
关于提高虹口市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实施意见(节选)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新的发展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方向,以最高的国际标准和最高的水平,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提升南、北、北外滩三大功能区的能源水平,全面提升城市核心功能。 着力打造新时期虹口发展的战略优势,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卓越领导力、国际竞争力和部分领域影响力的优势和优势,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质量生活,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为加快上海建设世界优秀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挥重要作用。
基本原则
坚持一流标准,追求卓越。以更高的姿态、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加强横向标杆管理,全面与世界顶尖城市核心区域的发展标准进行比较,为国内外各领域的先行者和典范树立标杆,寻求突破,力争超越,站在时代前列,力争领先。
坚持强化优势,打造品牌。在全国和全市大局中找准位置,着力打造上海“四大品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聚焦虹口特色区域,突出北外滩等重点区域,不断打造没有我的人、有我的人、有我的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取得重大突破。
坚持软硬兼施,共同推进。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注重提高经济密度,不断增强经济、科技、产业等硬实力。,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的规模和效率,同时大力提升文化、环境、品牌等软实力。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扩大综合实力。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始终用改革开放的思路和方法打破发展瓶颈,提升高层次的制度供给能力,充分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增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三角地区高质量综合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升虹口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体目标
结合虹口实际,上海紧紧围绕提升城市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步骤。经过五年的努力,南外滩、北外滩、中外滩三个功能区基本建成,核心功能明显增强。文化强区优势全面建设,城市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城市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
南、中、北三大功能区
经济实力全面跃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新水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密度显著提高,三大功能区优势凸显,成为城市商业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服务链中聚集了更多高端元素。
马骁创业村
上海人才发展服务中心虹口中心
核心功能明显增强,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功能优势不断增强,全球高端资源聚集和配置能力明显增强,在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的承载功能和集聚辐射作用更加突出。
北外滩
大白树
大白树科技创新中心
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公平完善,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社会治理充满活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普遍提高,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物联网技术
突出强势文化区优势,充分体现“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之源、文化名人聚集地”的定位,突出红色背景,海派特色鲜明,中外文化互补,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兼收并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城市更加人性化。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创造更高质量的生活。承载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三大功能区功能将得到全面提升,上海将在打造世界高端资源配置的重要承载地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培育和聚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成为全球金融体系、航运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城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将达到新的水平
多伦路
文化名人街
到2035年,虹口将全面建成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生活的领先示范区,基本建成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一流中心城市和优秀全球城市,形成城市功能、生活质量、文化软实力、辐射带动能力等战略优势。为上海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发挥重要作用。
主要方向和关键任务
提升城市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必须着力强化城市核心功能,聚焦重点领域,打造综合经济实力、上海国际航运、金融、贸易、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强区等新优势。,并在对外开放、品牌建设、商业环境、智慧城市、人才聚集、精细城市管理、优质生活等方面取得新的发展。
创造综合经济实力新优势。
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质量变化、效率变化和动力变化,着力提高经济密度,优化产业体系,提升总部经济、建筑经济、园区经济和涉外经济发展水平,深化三大功能区建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扩大综合经济实力。
大力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航运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现代商贸业等现代服务业体系,巩固和提升实体经济的能源水平。
大力发展高能总部经济,集聚一批极具竞争力的区域总部、总部型机构、外资R&D中心、高成长性总部和总部型特色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集群连锁发展。
加快建筑和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政府、建筑园区管理者和企业各自的作用,不断提高建筑和园区的经济总量、产业集聚、单位面积产出和税收落地率。
深化南北外滩、中部和北部三大功能区建设,牢牢把握推进旧城改造这一关键举措,完善“管理-企业联动、功能区管理”机制。南外滩功能区以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为重点,中心功能区以对接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为重点,北外滩功能区以对接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重点,充分发挥三大功能区集聚辐射、优化商业环境的核心功能,研究实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和评价体系,以及“以亩为英雄”、“以利为英雄”、“以能耗为英雄”、“以环境为英雄”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创造高端服务的新优势。
坚持高端航运服务功能发展方向,深化“航运服务总部基地”建设,提升航运服务辐射力和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将北外滩打造成为“上海航运服务”核心品牌,不断提升其在全国乃至全球航运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围绕霍山路圈和密云路圈建设国际航运交流中心、国际航运人才服务中心、国际航运金融服务中心和航运创新企业服务中心,形成“一线、两圈、四中心”的布局。加快航运服务高端要素集聚,聚焦航运保险、航运交易、海商法、航运咨询、海事教育培训、船员服务等高端航运服务,集聚培育一批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知名航运服务总部企业和职能机构。推进航运金融一体化,大力支持航运金融衍生品业务发展。提升上海北外滩航运服务中心功能,加快上海船员测评示范中心建设,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运论坛,推动航运体制、航运商业模式和航运科技创新,打造北外滩航运品牌“百年老店”,使北外滩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运业发展的核心“智库”。大力推进高端邮轮产业和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打造北外滩邮轮、游艇和邮轮“三游”名片。
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财富管理新优势。
着力提升全球金融资产管理水平和财富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北外滩金融港建设,进一步集聚金融总部机构、强大的财富管理机构和优质的金融配套服务企业,提升北外滩高层次财富管理水平。抓住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机遇,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对冲基金、风险投资、私人银行等高端私募基金和财富管理机构。进一步推进上海对冲基金园等项目建设,不断扩大“北外滩财富文化论坛”、“北外滩财富管理峰会”等高层论坛和活动的影响力,为上海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创造良好环境,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推进金融与航运、科技、文化等区域重点产业融合,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打造高效规范的风险投资中心,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和产业资金为科技企业提供高效、全方位的投融资服务。大力推动中小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为上海建设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发挥积极作用。坚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促进区域金融业健康发展,保持区域系统性和重大一级金融风险不发生的底线。
打造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现代商贸新优势。
轨道交通3号线虹口足球场站
推进贸易体制创新和环境优化,促进内需市场能源水平和外贸优势的提升,力争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枢纽功能的重要节点区域之一。抓住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机遇,加快聚集境内外各类贸易促进机构、商会、中介机构、贸易支持机构和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吸引一批有影响力的贸易总部和龙头企业,推动贸易成为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积极优化贸易环境,加强与上海海关口岸监管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拓展邮轮贸易、绿色环保、国际教育等新服务贸易,以技术进出口合同审核试点改革为抓手,扩大技术贸易比重。优化贸易流通体系,鼓励建设海外仓储配送等供应链创新和应用示范项目,探索离境退税业务。推动新技术在贸易领域的应用,提高新贸易企业的集中度和影响力。
打造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网络新优势。
上海园林方环保产业园
绿色银行石油大厦总部
推进以跨境技术转移和转化为核心的国际创新港建设,努力成为国际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国际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桥头堡,在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推进绿色科技银行建设,集聚国内外知名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机构和绿色产业总部企业,形成虹口绿色科技银行总部+一圈一街一园的绿色产业布局,打造绿色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示范区。推进“中以(上海)国际创新港”建设,加强科技与金融融合,打造中以创新合作机构集聚地和项目孵化、加速和产业化基地,以资金链引领创新链,发展产业链,全面连接和辐射长三角地区的中以国际创新园。加强与世界知名技术转移平台机构和国际知名孵化器的深度合作,大力引进各类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推进郭克(上海)国际创新产业基地、宝马创新中心、中比加速器建设。实施中创空房推广计划,推动中创空房向“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孵化器在虹口设立上海分公司,推动Zhongchuang /き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积极培育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在强大的文化领域创造新的优势。
鲁迅公园和虹口足球场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全面落实“文化三地”定位,充分发挥深厚的历史人文优势,着力提高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能力,打造文化强区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生活提供丰富的文化养料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围绕“先进文化之源”,在四川北路建设红色文化生态示范区,提升中共四大纪念馆影响力,推出左联文化品牌,建设无围墙博物馆。
码头文化露天博物馆
围绕“海派文化发祥地”,打造北外滩文化发展轴线,实施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整体保护与开发,推进文化、休闲、商务旅游功能融合的“海方舟”特色文化主题区创建,推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吴京文化、多伦路等文化品牌,打造四川北路戏剧集团,打造苏州河北岸文化演艺集群,打造上海文学博物馆,打造“现代”
上海犹太难民博物馆
围绕打造“文化名人聚集地”,推出鲁迅等文化名人品牌,多渠道保护和利用名人故居,促进名人文化发展。弘扬城市精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建设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室。坚持文化惠民,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和品牌化,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推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公园)、上海音乐谷、影视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时尚产业等品牌,全面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活力水平。
上海音乐谷& 1933年的老米芬
推进高水平开放,实现新发展。
我们将全面落实国家和上海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长三角高质量综合发展,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以高度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支持在北外滩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服务“一带一路”,鼓励金融企事业单位“走出去”,促进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融合。召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口与航运合作会议”,努力与沿线国家(地区)港口建立长期稳定的沟通、协调和战略发展合作机制,深化“新华-波罗的海全球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一带一路”贸易量指数、“一带一路”货运量指数和“海上丝绸之路”运价指数, 扩大其应用范围,增强其在“一带一路”航运系统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并在北外滩举办虹桥论坛子论坛。 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互利合作,建设友好城市,从产业整合、平台建设、信息共享、民生等方面加强全方位合作。依托苏、浙、沪、皖协调发展框架,鼓励区域内航运功能机构在苏、浙、皖开展业务,深化与沿海港口城市的交流与沟通,大力推进沿海多点停靠政策的突破,打造长江中下游内河邮轮品牌,推进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整合。
推进品牌建设,突出特色,实现新发展。
充分结合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坚持将品牌贯穿于提升城市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不断提升虹口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引领高品质发展和高品质生活。
对接“上海服务”品牌,实施航运、金融、科技创新、教育、医疗卫生、优质服务等专项行动,提升服务经济水平,凸显服务民生亮点,打造虹口“上海服务”品牌城市名片。
彩虹湾福利院
对接“上海制造”品牌,以“智能”制造为重点,培育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产品、企业、知名艺术家和名园,大力培育大数据、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下一代无人驾驶等新兴产业,增强创新源能力,扩大高端产品和技术供给,创造新亮点,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对接“上海购物”品牌,着力打造北外滩滨江区、四川北路商业街、“虹口足球场-龙之梦”区、“乐谷-瑞虹”等特色购物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境消费和体验式消费特色示范区。
瑞虹天地示意图
与“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对接,虹口将成为传承红色文化、彰显海派文化的标杆,成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承载区。
提升世界一流的商业环境,实现新的发展。
树立最高国际标准和最佳水平的标杆,建设法治、国际化、便捷的世界级商业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加快发展,使商业环境成为城市优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继续推进“配送服务”改革,主动迎接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缩短审批时限,提高服务有效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显著提升企业的盈利意识。
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管理”,努力实现一网受理、一次运行、一次完成,实现协同服务、一网管理和全市管理。进一步加强法治保障,加强事后监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公平高效的市场秩序。
创新企业服务理念和模式,完善招商制度,推行“总监制”和“总监制”,深化“千人访千户”工作,努力实现企业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全面提升服务团队和服务工作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打造虹口服务企业“金店第二”品牌。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职能型国有企业和民生保障型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推进便捷高效智慧城市建设,实现新发展。
全面推进政务应用创新、社区服务平台化和社会发展智能化,建设世界领先的智能、高效、协同、创新的智慧城市。
加快智能政府建设,充分发挥区级政务数据管理中心功能,构建全区域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构建公民服务云、企业服务云和电子政务云。
全面推进无线新城建设,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推进北外滩综合示范区建设,打造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企业和市民提供包容、高效、便捷的网络服务。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应用,加快智能社区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深化科技在城市管理、教育、养老、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更精确的服务和更高效的管理。积极推进“明辨工程”、“智慧公安”等项目,更好地运用科技手段维护城市运行安全。
促进由近及远的人才聚集,实现新的发展。
海南在上海赚取外汇——创新和创业汇聚虹口
坚持全球视野和国际标准,实施和对接上海人才高峰工程等人才政策,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提升人才优势强的城市核心优势。创新型人才发展政策,以三大功能区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为重点,以高端产业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紧缺人才为重点,以聚集优秀人才和青年人才为重点,为各类人才展示才华提供广阔天地。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利用好国家和本市各类人才计划以及虹口市“优秀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百人工程”等人才工程,建立人才荣誉激励制度,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提升人才工作水平。推进上海虹口国际人才港建设,实现境内外人才服务“一户通”,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强化国际人才港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提升区域人力资源服务的能量水平和竞争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公寓的融资和建设,帮助解决人才关心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实际问题。,把虹口建设成一个人才向往、人才聚集、人才辈出的地方。
提升精细化城市管理水平,实现新的发展。
李春阳的变革
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打造宜居、宜工、宜游的高品质城区。大力推进旧区改造,弘扬“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三千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工作,全力以赴推进旧区改造,力争尽快完成全区旧建筑下的二类房屋改造。多渠道改善人民生活环境,通过高标准全要素“美丽家园”建设、成套率改造、拆迁改造和“微更新”大力推进各类旧房改造,使人民生活更加舒适、安心。注重历史风貌保护,创新理念和措施,整合各方力量,探索和推动马厂路、溧阳路、音乐谷等历史风貌保护性开发,传承历史文脉和城市肌理,保留城市记忆。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区域交通功能改善,在全面提高市民出行便利性和可达性的同时,保持虹口道路狭窄、邻里小、宜居,推进全区域滨水慢行系统建设,加强道路全要素景观改善,提高市民生活和出行舒适度。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以绣心、耐心、卓越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虹口更有序、更安全、更清洁。
提升理想的生活质量,实现新的发展。
增加多层次、高层次公共服务供给,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需求。全面推进法治,大力推进虹口法治建设,努力把虹口建设成为法治环境最好的中心城市。努力办好质量更好、更具活力的教育,充分发挥教育集团化和校区建设的引领作用,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深入实施以关爱学生为主题的“彩虹计划”,全面提升虹口整体教育水平。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打造辐射力强的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家庭医生制”服务品牌,实施“强化民族医药”三年行动计划,为群众提供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以党建为导向加强社会治理,推出“全岗位沟通”、“公民驿站”等服务品牌,强化服务功能,完善治理结构,优化治理团队,开创动态有序的社会治理新局面。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提升虹口市的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让我们挽起袖子,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