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06字,读完约5分钟
7月,当猕猴桃挂在周信西畴县“三光”地区的高地上时,这位即将结束两年援助生涯返回上海的老人笑了。“当我来到这里,它仍然是一个裸露的混凝土支柱。现在在虹口区多年的帮助下,这5000英亩的猕猴桃将帮助当地大量的人脱贫致富!”
去乡下找路
“现实很瘦”,这在西畴县不能用得太多。西畴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有汉、壮、苗、瑶、彝、蒙古6个民族,人口261,900。当地干部用五个字概括了地区形势:“老、少、山、穷、战”。当地石漠化严重,人均耕地只有0.78亩。“在石头宫殿里挖食物”的贫困日子伴随着生态恶化和恶化的压力。一位外国地质专家曾断言:“这是一个人类已经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地方。”然而,西畴人民发誓要通过改良土壤、治理水、修路和植树来摆脱贫困,他们的精神是“等待不是办法,做它是希望”。
2017年9月,第十批上海西畴扶贫干部周信初到西畴时,被西畴的精神深深震撼。他深思如何帮助西畴尽快摆脱贫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沉默而务实的周信并没有立即绘制出宏伟的蓝图,而是脚踏实地地走进了农村。他被任命为西畴县的副县长,并担任吉杰镇反贫困斗争的副司令和吉杰镇中寨村委会、太平村委会的总指挥。在过去两年的援滇工作中,周信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度过。
在去乡下的路上,大雨冲毁了路上的小桥,当地人把倒下的树放在湍急的河上作为临时的“桥”。周信二话没说就跳了起来,又“蹭,蹭,蹭”地走到了另一边,这让当地的干部们傻了眼。当我去吉杰乡太平村了解村里的房屋装修时,正是雨季。一条由石头和泥土筑成的小路连接着山中和山外的世界,车辆根本无法行驶,所以他一路踩着泥土前行。他的裤子沾满了泥巴,山路让他走了一个半小时,这也给了他一个深刻的体会:“路不修好,贫困就解决不了。”回到县城后,他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太平村赢得1万元的修路资金。
行业领先的重新规划
周信早就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比如深入基层,检查人民的感受,哪个村委会需要工业发展项目,哪个村需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哪里需要援助。他知道贫困村庄的基础设施是一个“硬伤”,他更清楚根源在于缺乏工业动力。
让西畴尽快脱贫,周信特别重视项目规划。两年来,他领导制定并颁布了《西畴县沪滇扶贫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编制和完善了20多项沪滇扶贫合作项目建议书,2018年获得沪滇扶贫资金2894.64万元、乡镇企业扶贫资金150万元、社会扶贫资金150万元。2019年,他计划在沪滇项目上投资总计3149.5万元。他多次带领扶贫和农业相关人员进行考察和论证,并在条件成熟时才开始准备项目建议书。目前,大多数项目计划(提交)已经编制完成。
2017年至2018年,他帮助西畴申请了上海市460万元的专项救助资金,资助了西畴市石墨水村合作社的柑橘种植项目,并向西畴市石墨水村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投入了每户5000元,农民每年分红不低于10%。以2017年为例,石墨西畴水镇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总产值2500吨,利润500万元,解决了4个乡镇40个村600多户贫困户的增收问题。同时,带动农民种植4000亩以上的农户1000户,其中500多户1500亩的贫困户建档建卡,收入达到150万元。
“办卡有三种收入,一种是土地出让金,另一种是合作社的劳动收入,还有一种是年终分红,基本上没有脱贫的问题。”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周信的心里很不高兴。
西域精品来到上海
由于当地政府和虹口对口单位的不断努力,西畴已经发展了大量的农产品,如彩米、土鸡蛋、猕猴桃、三七、茶业和蜂蜜等,但市场局限在周边几个不发达地区,产品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农民的劳动价值。
"你能把你的产品卖到上海吗?"“上海有很强的购买力,但选择范围广,运输成本高。”经过多次思考,周信将西畴产品定位为精品路线,“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将有市场”。在他的推动下,当地农产品开始从分散走向集约化。例如,农民们被组织起来建造一个年产100,000根羽毛的乌骨鸡养殖示范基地。当地政府邀请专业企业建造一个大型鸡肉副产品加工厂。今年年底,西畴的乌骨鸡将形成从养殖、屠宰到包装、冷链运输的“一站式”服务。“养殖能力将提高,加工能力将保持不变,冷链成本将下降,西畴的乌骨鸡将真正腾飞。”周信期待着西畴产品的未来。
为了成功进入上海市场,周信走访了农民之家、当地农产品特色加工企业、上海相关部门和企业,并全力推动西畴精品进入2018上海对口帮扶区域特色商品洽谈会和展览会,向上海市民和经销商推介。大力推广和推广西畴农业特色产品;积极对接虹口区合作交流办公室和区总工会推进的消费扶贫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上海有关部门和企业向西畴订购了价值约250万元的农业特需产品和扶贫包,惠及1800多户有档案和卡的贫困家庭。从西畴引进精品到上海,不仅让更多的上海人关注西畴,也让当地人获利,增加收入。
两年的西部之旅,一生的西部之恋。600多人日以继夜的相处,周信已经把西畴当成了“第二故乡”,西畴的精神也渐渐融入了他的生活。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西畴的精神,“等待不是出路,有希望”,实践了虹口对西畴“先富起来,再共同办好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