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2字,读完约3分钟
据普陀区介绍,8月25日,普陀区政协与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2016年苏州河论坛。论坛主题为“完善社区协商议事机制,推进普陀“一心家园”建设”,将为普陀区创新型社会治理提供建议,凝聚共识。
副董事长、区县联络指导小组组长顾、普陀区委书记石晓林、区委副书记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主席钱、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玉梅、区委副书记罗永伟出席论坛。200多人出席了论坛,包括CPPCC成员、区相关委员会和办公室、街道镇的领导,以及区内一些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社会团体的领导。
方惠萍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普陀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有关要求,以建设“一个心的家园”为抓手,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做法和成效,以及普陀区政协近年来的工作探索和实践。她说,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区共治和居民自治的根本目的是集中一切资源,服务基层人民,提高人民的利益感。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我们能够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凝聚智慧,为普陀“同心家园”、“科技带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生态区”的建设贡献力量,为全市社会治理创新进行有益探索。
石晓林感谢会员、专家和各界代表围绕社区咨询审议机制,积极为普陀“一个心之家”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她表示,要进一步强化坚持推进“一个心的家园”建设的目标。通过“一心家园”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优化区域社会环境,夯实基层基础,让普陀人民在一心一意建设家园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幸福,提高满意度。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协商审议机制的探索方向。在“一个心的家园”建设中,要加强对党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各种平台载体,开展基层审议咨询,充分调动各类社区主体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自治共治格局。要进一步增强长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深化。在工作中要进一步消化、吸收和利用专家学者的智慧火花和真知灼见,这将成为普陀继续探索和实践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支撑。
周发表了题为《构建自治共治格局,打造普陀“同心家园”的主题演讲,从坚持多方参与、条块结合、长效机制三个方面阐述了“同心家园”建设的基础、依托和保障。副董事长周发布2016年重点项目报告。
今年,CPPCC积极发挥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业咨询机构的作用,围绕“完善社区协商协商机制,推进普陀“一个心之家”建设”这一主题,开展了重点课题研究。先后对区内各街道镇、相关部门和部分社区进行了调查,发放了900多份问卷,并举行了多次座谈会,形成了项目报告。项目报告梳理了社区协商的平台和主体,提出了年度协商计划的制定流程、协商程序以及共治和自治的步骤,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区协商审议机制的建议。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文君、复旦大学当代研究中心主任刘建军、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马锡恒、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CPPCC国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教授顾军主持的嘉宾互动环节中,与委员及嘉宾进行了精彩的交流与互动。
王肯定了普陀区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一个心之家”的举措,并从加强谈判主体能力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
钱对论坛进行了总结,并发表了感谢辞,表示论坛主题突出,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效果。他希望论坛的成果能够转化为推动普陀打造“同心家园”的现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