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58字,读完约7分钟

据普陀区介绍,日前,随着金沙新村最后一名居民自愿搬迁,金沙新村旧改地块正式宣告成功,这也意味着该地块实现了100%的居民签约率、100%的整体拆迁率和100%的历史安置率。这是普陀区自2012年实施房屋征收以来,第一个成功完成1000多户的大规模旧改地块。这也是国有企业参与普陀区旧城改造的成功范例。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尘埃落定后,普陀区第一房屋征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站在占地近4万平方米的旧土地上,松了一口气:旧土地难以完成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金沙新村基地共有住宅1226套。自2014年7月起,征地正式启动,可以啃掉这块硬骨头,实现“三个100%”的和谐征地。它的“欺骗”是“阳光政策+群众路线+一致性”,整个征用过程是完全透明的,完全参与和完全监督的。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在高点结束:按下“10%-15%”键

金沙新村位于高大美丽的“环球港”马路对面,是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棚户区,居民对改造有着强烈的呼声。然而,特殊的地理位置、恶劣的居住条件、对拆迁的道听途说的认知,使得该地块的居民有着强烈的期待改造和等待改造的欲望,同时也存在着害怕被征用和赔钱的犹豫心态,以及患得患失的心理。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为了将居民的担忧转化为安心,在依法维权和知识维权的大环境下,加大“相信法律”签订合同的决心,开征一家严格遵守“一策为公,一尺为公”政策的公司,确保“法律”一词贯穿整个征收过程,并公开承诺“依法确保金沙土地征收过程中不存在法律漏洞”,“以征收基地为第一线服务群众”。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目前的收集是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程序是适当的。诚实的人不怕输钱。”阳光政策和透明运作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仅在三天半的时间里,金沙北座的签约率就达到了85%。紧接着,金砂南座和金砂中座在签约后6天和11天成功地达到了85%的签约率。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引人注目的上海旧城改造地块新签约速度记录并没有让工作人员掉以轻心。“根据经验,对于1000户以上的大型基地,在第二轮协商生效后,仍会有相当多的家庭。关闭家庭的数量。”在地块负责人看来,剩余的10%-15%是“关键的少数”,也是征收的难点。为此,对金沙新村拟改造的旧地块的征用必须在高点关闭,尽可能少留尾巴。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在旧区改革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区城投公司专门出台了“四大机制”:建立目标分级责任制,确定层级清晰、责任明确、考核严格的“城投公司、征用一、征用基地、征用大集团、征用集团”管理体制;建立综合协调机制,采取“第三方”参与模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和平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对家庭内部矛盾纠纷较多的问题家庭进行“咨询”;完善激励考核机制,与市投资公司和代收公司签订绩效考核协议,奖罚分明,激励士气;为加强收藏团队的管理机制,除了选拔基地经理、团队负责人等“关键”人物外,区城投资公司从各子公司抽调51名年轻骨干充实收藏团队,全力打造收藏“种子力量”。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如果你想在高点收盘,你必须打消一些居民的“屏蔽”心态。无论是过去的拆迁还是现在的征用,总会有人为了所谓的“最大利益”而不签订合同。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政府想尽快结束这一阴谋,它将不可避免地向少数人“开口”,接受他们的无理要求。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宣传引导工作尤为关键。金沙新村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专门成立了一个宣传小组,出版了一期社区报纸专刊,并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有线广播和政府微博等平台在居民区宣传对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征收政策。基地还设立了宣传栏和电子触摸查询屏,宣传签约进展、所有住户的基本信息和征地补偿结果,并将征地信息和过程公之于众。同时,提高签约率奖、搬迁奖等各阶段的奖励制度,无疑印证了基地竖起的旗帜口号:“早签约,效益最大化”。选的房子越多,选得越差。”。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到第二次协商和签署期结束时,只有6部作品没有签署合同。金沙新村新政实施后,全市1000多户的老基数变为“一高一低”(签约率为99.51%;33个岗位有61人,仅占基地居民总数的2.69%。

成功结束:依靠持续的“拔钉子”[S2/]

今年6月8日,居民冯(化名)在房屋征收协议书上签了名。他是金沙新村最后一块土地的居民,还没有签合同。经过所有的司法程序后,他最终选择了通过谈判签订合同。

冯先生坦率地说,他做了一笔“亏本生意”。“他两年前就应该签合同了。现在,他一直在等待的不是‘铃裤’,而是‘脚裤’。这是不值得的,否则我会住在一个新的房子像我的老邻居现在。”据旧区改革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说,“这项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是松散的,是一贯的,而且是最有效的‘除钉’。”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所有的居民都签了合同,这是否意味着征用工作已经完全结束了?

金沙新村遇到了新的瓶颈:虽然一些居民已经签署了征地协议,但他们只是“坚守家园”,不愿搬走。此外,非住宅房屋(工厂单位)签订合同后不搬迁,没有建筑信息就没有建筑信息或户籍,但实际上是用于居住而不搬迁,这已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清扫地面的标准是拆除基地上的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并取消土地的原有权利。”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越早关闭网站,收回旧的改革资金,就越能加快新基地的启动,让更多的人受益。“少数人,即使只有一个家庭拒绝搬走,旧土地也不能及时关闭土地。”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打破困境迫在眉睫

考虑到签订合同而不搬迁一般是由于家庭内部分配问题,实际居民拒绝搬迁。“每个家庭都有一本难读的书”。街道和征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次又一次地去参观房子。一方面,他们可以做实际居民的思想工作,将家庭矛盾与征收协议的执行分开,以免最后省下来的“蛋糕”丢失;另一方面,启动司法相关程序,为强制搬迁做好准备。市投资公司的CPPCC成员也向市提交了相关提案,得到了市住房建设委员会和市高院的关注,并召集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讨论。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非住宅房屋在签约时不会被移动。这种矛盾有其历史的特殊性:大部分非住宅产权属于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用于出租,许多仍在合同有效期内。签合同不是大问题,但困难在于搬走。由于房租相对便宜,许多外国人住在这里,所以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搬出去。因此,一方面要考虑到每个家庭的特殊性,给予合理的补偿,另一方面要启动终止合同的程序,确保整个基地不被“拖延”。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鉴于没有建筑资料、没有户口或没有建筑资料,但实际上是用于居住而不搬迁的情况,征收了一种“正确的药品”的分类:如果没有建筑资料和户口,建筑本身就是非法建造的,因此不应得到任何补偿,拆除程序应在没有反复劝说的情况下开始。如果没有户口的建筑,那要看情况。“金沙新村基地都在队列里,都在地里落户。20世纪80年代,他们回到上海,无处可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私人住宅也被搬进来。”据旧区改造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这种情况,旧区改造办公室率先召开专题研讨会,讨论通过政府保障机制解决其搬迁问题,创新性地形成了全区统一模式。

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合同没有被移动”,冰最终被成功打破[/s2/]

1226许可证的居民没有被强制搬迁,历史遗留问题的有效解决,通过协商实现了整体搬迁。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普陀区完美地完成了。

拥有1000多户居民的大型老地块金沙新村正式关闭。这是终点,也是新的起点。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普陀:成功扫尾的“秘籍”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