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95字,读完约17分钟
普陀长寿区就像一个微型的上海,充满了外国和河流,革命和世俗,都融入到这片肥沃的河边土壤。边肖编写了最全面的文化保护指南供你吐血,感兴趣的筒子们很快组织了一个小组观看~
展馆类别
在长寿商业区的文化保护单位中,许多建筑和遗址已经对外开放,让观众走进去,触摸历史,感受历史。
新会路华通公学旧址
新会路25号
区文物保护单位
长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一座建于1933年的西式房屋,最初由颜料经销商薛宝润建造。1938年,当日本侵略者入侵上海时,华通公学被战争摧毁,所以他们搬到了这里。尽管从那以后这里的学校多次改名,但这座别墅一直被用作学校建筑。它在2006年被修复,然后作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向公众开放。
这里有两栋原始的砖木结构三层建筑,其中一栋在1992年被拆除。现有的旧建筑占地2682平方米。中间主要部分是一个连续的拱形柱廊,由九根爱奥尼亚柱支撑,二楼和三楼是阳台。你可以走进去参观,看一看窗户上的彩绘玻璃,走上吱吱作响的木制楼梯。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延长西路633号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在志丹苑小区的建设过程中,打桩机碰到了地下7米的坚硬物体,揭开了埋藏了数百年的元代水闸遗址。
该水闸位于宋元时期的苏州河故道上,面积1300平方米,呈对称的八字形。水闸以青石门为中心,内宽6.8米..水闸底部的过水石面长32米,最宽处30米。它是用长方形的青石板铺成的,中间嵌着铁锭和榫头,下面是镶着石头的木板,下面是木梁和木桩。水闸南北两侧还保留了高2.1米的石墙护岸。该遗址出土后,在考古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目前,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就建在这个遗址上,离长寿商业区只有一条街。在博物馆里,你可以走在玻璃栈道上,俯瞰整个遗址,了解苏州河的历史变迁和古代水闸建设技术。
殉道者楚
澳门路300号
区文物保护单位
沈心纺织九厂职工宿舍旧址
澳门路150号
普陀区文物保护点
神九“二·二”斗争纪念地
澳门路150号
区文物保护单位
澳门路曾经集中了一些中资和外资工厂。虽然没有长寿路那么热闹,但也保留了一些历史遗迹。虽然烈士陵园和神九“二·二”斗争纪念地已无实物建筑,但为了纪念这些历史事件,古纪念馆和上海纺织博物馆已建在原址上展出。
顾正红曾经是日资第七棉纺厂的工人,后来在中共地下党办的补习学校接触到先进思想,由于表现积极而加入中共。1925年5月,日本资本家撕毁了与工人达成的协议,借口停工。顾正红带领工人冲进工厂与日方进行交涉,被日方开枪英勇牺牲,点燃了“五卅”运动的导火索。解放后,它成为第二个国家棉花厂。1959年5月,在烈士陵园北面的广场上竖立了一座顾正红烈士雕像,题词是“顾正红烈士的精神是不死的”,并设立了一个工厂历史陈列室,介绍顾正红烈士斗争的历史遗迹。2008年5月30日,也就是“五卅”运动83周年纪念日,第二棉纺厂关闭后,顾纪念馆在其殉难原址开放。
神九“二·二”斗争纪念馆位于沈心纺织九厂旧址。1948年初,神九工人为改善福利举行了罢工。二月二日,他们被国民党政府的军队和警察镇压,这就是所谓的“二月二日大屠杀”。
20世纪90年代,随着纺织工业的不景气,沈心第九工厂被关闭。建于1933年的大多数工厂都被拆除了,上海纺织博物馆也建成了。此外,一些以前的员工宿舍被保留下来,这是目前上海纺织集团的办公楼,并没有向公众开放。如果你感兴趣,你可以走进纺织博物馆,了解从古代到现在的纺织历史。
顾正红烈士雕像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校园班
算上长寿地区的历史建筑,你会发现其中大约有一半与现代工业有关。作为现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经有一座大型的厂房仓库。随着工业转型,这些纺织厂、面粉厂、印刷厂等等。已经关闭或搬迁,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旧工厂也得到保护,它们已经被改造以发挥新的功能,可以用于办公和旅游。
中华书局印刷厂澳门路工厂旧址
澳门路477号
市级优秀历史建筑
同样在澳门路,你可以看到顾正红烈士纪念馆和上海纺织博物馆。你也可以走进中华书局的旧址,它建于1935年。解放后,工厂改为中华印刷厂。2008年原工厂搬离市区后,保留了原有的主体结构,并增加了一个英式钟,成为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园。同时,为纪念1912年成立的中华书局,该园也被命名为“中国1912文化创意产业园”。
新河纱厂旧址
莫干山路50号
区文物保护点
距澳门路不远的莫干山路,因靠近苏州河,交通便利,成为各大工厂的首选。随着城市的改造,这里不再有机器的轰鸣声,曾经的大大小小的工厂已经不多见。但只有在莫干山路50号,你仍然可以看到一个保存完好的工业综合体,现在是m50创意园。
1937年,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北方的局势岌岌可危。徽商周志俊将其位于青岛的华信纱厂迁至上海莫干山路,在一家英国商人处注册,并成立了一家英国商业信函和纱厂。从那以后,这家工厂延续了几十年,现已更名为中新纱线厂、中新毛纺织厂、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和春明毛纺织厂。直到上世纪末,这个行业才从城市地区转移出来,留下了仓库、锅炉房、食堂、烟囱和其他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的建筑,以及一些生产设备。这个看似破败的街区吸引了艺术家们的注意力,他们把它出租给工作室和画廊。结果,工厂成功地转变成了一个艺术公园,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m50。
扶风县阜新面粉厂旧址
莫干山路120号
区文物保护点
m50的西面是一个在建的建筑工地。如果你看看门的周围,你可以看到里面有几栋旧建筑。它曾经属于两个面粉厂,由孙氏兄弟于1898年创建的扶风面粉厂,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资本机器面粉厂。现在它主要保留了建于1898年的四层厂房和建于1899年的两层办公楼。
西面是荣兄弟于1910年创办的阜新面粉厂,阜新二、四、八面粉厂集中在苏州河南岸,是当时中国面粉工业最大的联合工厂。阜新工厂现有的历史建筑主要包括建于1913年的三层小包装面粉仓库和两侧的耳房。
该地区正在建设中的天安阳光广场将成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娱乐、购物和商务中心。东西方的建筑形状像起伏的小山,山上种着树。两家面粉厂的历史建筑现已完成“以旧换新”工程,未来将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成为苏州河沿岸的新景观。
上海萨克斯工厂旧址
长寿路652号
区文物保护点
它曾是一家日本麻袋厂,但后来成了上海麻袋厂的所在地。现在,它主要保留了一个沿苏州河的两层坡顶仓库和一个四层塔,它曾经是一个配电室。该园区隶属于上海纺织原料公司,现已转型为京源时尚产业园,定位时尚文化,落户一批纺织、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企业,在上海纺织工业工人大学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时尚教育中心,与国际接轨,融入当代,为上海时尚产业做出贡献。
上海啤酒有限公司旧址
宜昌路130号
区文物保护单位
从啤酒公司到孟卿花园,旧工厂的重生可以与生态绿色共存。
1911年,德国商人在江宁路开了上海第一家啤酒厂——顺河啤酒厂,生产啤酒。1919年,啤酒厂更名为上海啤酒公司,并于1935年迁至宜昌路。宜昌路新厂房是由当时上海著名的匈牙利建筑师胡迪克设计的。
如今,在苏州河环绕的绿色半岛“孟卿花园”中,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主要有宜昌路附近的灌装楼和办公楼以及苏州河附近的酿酒楼等。灌装楼改造成孟卿厅,展示苏州河的历史和改造效果,而酿造楼改造成会所,外观基本保持不变。
上海床上用品厂旧址
叶家寨路100号
区文物保护点
走在叶家寨路附近,你可能会被这个瞭望塔吸引,它不同于宜昌路消防队的瞭望塔,但这里是一个工厂。
这座带了望塔的三层仓库建于20世纪10年代,由德国人设计和建造,然后用于1938年成立的日本宽懒军装缝纫厂。抗日战争结束后,它被用作国民党军联合司令部的上海服装厂。如今,它正在翻新,很快将成为一个时尚和创意园区。
福丰和福新面粉厂
住宅等级
除了工业建筑,长寿区还有许多石库门、新式小巷和平房。因为还有居民住在那里,只能从外面看,不方便进去。
澳门路日式住宅
澳门路660弄
市级优秀历史建筑
过去,长寿区的纺织业特别发达。除了上述的新河纱厂和沈心纺织厂,日资的内外棉股份有限公司也在这里占据了较大的规模。20世纪20年代,为了满足日本华侨经理人的住宿需求,内外棉股份有限公司在澳门路修建了一条日式花园巷。这个集体住宅是一个与外国的妥协,外观上有一个简化的西方风格,而它的内部布局和装饰有明显的日本传统特色。黄色墙壁和红色瓷砖的两层建筑,以及种植各种绿色植物的庭院,都有一种独特的氛围可供漫步。
李金城
安源路188弄
区文物保护点
晋城银行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民营银行之一,成立于1917年,总部设在天津,其影响遍及长江以北。它与盐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合称为“北方四银行”。
1936年,金城银行将总部迁至上海,同时在安源路修建了金城员工公寓。这栋房子属于一种新型的小巷,有9栋砖木结构的三层建筑和1栋两层建筑。整条胡同呈“冯”字形布局,建筑外观具有现代装饰风格。
蔡宅
安源路294号和300号
区文物保护点
石库门民居曾经遍布上海的大街小巷,是上海市民生活最典型的代表。
在安源路,沿街有两个石库门。它们整齐的图案、华丽的山墙和突出的小阳台都显示了主人的良好背景。特别是,这两个家庭几乎是一样的,对称的,就像双胞胎一样。
这两栋楼是蔡家在1935年建造的。它们由两个对称的庭院式石库门庭院组成,平面形状像一座山。有6栋房子宽,3栋房子深。建筑的外墙和内饰都相当精致,山墙、阳台、窗框和门道都装饰着精致的西式雕花,尤其是回文铁防盗窗。大楼的一楼铺着地砖,一楼的窗户都是磨砂玻璃,这表明这是一个坚固和谐的家庭。
神宅
江宁路1325号
区文物保护点
沈家是一个藏在巷子里的“深宅”。走进江宁路泰来广场,拐了两个弯,我发现那扇卷草的庭院门就立在小巷里,这在上海的石库门是很少见的。
走进庭院的大门,你可以看到这座石库门大厦的正面。神宅建于1935年至1937年,是一座精美的石库门晚期独户建筑。平面布局呈凹形,是一套三居室公寓,有三个隔间和两个房间。二楼有小阳台,东西山墙有西式装饰,所有窗户都有精致的铁艺防盗窗,其大面积露台是传统石库门建筑中罕见的。申宅室内装饰精美,客房前后为落地大玻璃窗,饰有花玻璃和精美木雕。木制楼梯栏杆雕刻精美,地面彩瓦保存完好。
曹阳第一村
兰溪北路、梅岭北路西、环邦南岸、汤浦路南北
市级优秀历史建筑
如果说长寿地区的崛起是由于旧上海租界的扩张和近代工业的发展,那么属于长寿商业区的曹杨地区则是由于新中国的建立和工人阶级地位的提升而成长起来的。
曹杨一村建于1952年,是曹杨新村许多住宅区的开端和代表。曹杨一村作为当时中国第一个人民新村,建筑实用美观,白墙红瓦,绿树河流环绕,周边设施齐全。它被称为“苏联风格的房子”,第一批居民大多是国家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那时在这里定居是非常光荣的。
在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名单中,既有豫园、龙华寺等古建筑,也有海关大楼、徐家汇教堂等现代建筑,但现代建筑却寥寥无几,曹杨村于2005年荣获此称号,并于去年被列为“20世纪中国第一批建筑遗产”,是上海13个入选项目之一,显示了其历史和艺术价值。
澳门路日式住宅
曹阳一个村子里的苏(廉)式房子。"
单位类别
除了展览馆和公园,一些老房子被用于办公室,医院,学校和其他单位,这不方便游客。
中央铸币厂旧址
广府西路17号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城市的变化,苏州河沿岸几乎所有的工厂都被关闭或消失了,但造币厂是一个罕见的老工厂,一直运作到现在。原造币厂(办公楼)、水塔、辅助仓库、原门岗等历史建筑仍保留在厂区内。因为造币厂,江宁路大桥前的厂房也俗称“杨店桥”和“造币厂桥”。
1922年,这座西式建筑由北洋政府建造,于1930年竣工。它的外观是仿照费城造币厂,命名为上海造币厂。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更名为中央铸币厂。解放后,更名为人民铸币厂和上海铸币厂。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它一直肩负着为国家铸造硬币的任务。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医院旧址
长寿路170号
区文物保护单位
走过长寿路,一座粉红色的石库门建筑在一排排高楼中显得格外突出。这是普陀区妇幼保健院,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许多普陀人的出生地。
这栋别墅建于1927年,最初是米商兼建筑商潘元泰的住所,后来成为中国妇女儿童救助协会的医院,这是民国时期第一个全国性的新慈善救助组织,旨在救助妇女儿童。
1950年,它被中国人民救济会上海分会接管。次年,宋庆龄获得了斯大林国际和平奖,并向中国福利机构捐赠了10万卢布,作为妇幼保健院的筹备基金。因此,中国福利研究院在胶州路妇幼保健站和湖西女工保健站的基础上,选择了这座建筑,成立了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并于1952年3月8日开业。1956年,医院迁至徐家汇,后改为区妇幼保健院。
近年来,区妇幼保健院也迁至长丰新址,经过改造后将成为新的长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宜昌路消防俱乐部大楼旧址
宜昌路216号
区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30年代,随着长寿地区的繁荣,生产和生活建筑越来越密集,消防问题暴露出来。1932年,公共租界工商部出资兴建宜昌路消防俱乐部大楼。该建筑由一栋四层建筑(后来部分覆盖了六层)和一座现代风格的火警观察塔组成。了望塔有40多米高,顶部有一个八角形的开放亭。到目前为止,车库和大楼的一些楼层仍由消防队使用,保护周围地区的消防安全。
江苏耀水工厂旧址
宜昌路550号
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河镇平路大桥两侧有一座旧建筑。桥的南面是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园围墙附近有一所红色的房子,它几乎靠近桥。
该建筑由江苏制药厂于1874年创建,该厂也是上海第一家化工企业,并于1907年迁至现址。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江苏制药厂,但在过去,很多上海人都知道苏州河沿岸棚户区的药剂场,而药剂场的名字就源于这个江苏制药厂。
目前,江苏耀水工厂旧址仅有一栋两层砖木结构房屋。它有五个宽面,一个宽门廊,一个蓝色瓷砖顶和一个红色清水砖外墙,所以它被称为一个红色的小建筑。由于镇平路大桥的建设,该建筑东侧被拆除,但原有的历史风貌基本保持。
阜新第三面粉厂旧址
广府西路145号
区文物保护点
如上所述,由于苏州河的航运优势,阜新面粉二、四、八厂建在莫干山路沿线,而阜新面粉三厂位于苏州河北岸,镇平路桥以北。
第三工厂建于1926年,最初占地10多亩。解放后,它曾是上梁第一站的仓库,现在只有临河主楼的主体部分存在。这座三层建筑有七个宽区和四个深区,原来两翼的两层仓库已经基本拆除。在主立面的第二层,有一个带有雕刻和锻铁栏杆的小阳台,在第三层,阳台上有四根Doric柱,顶部有三角形山墙。
由于道路拓宽的需要,该建筑从原址向西北方向移动了55米,原貌得到了恢复。现在它是精英教育总部的办公楼。
江苏耀水工厂
江苏耀水工厂旧址
场地类别
长寿地区的房子过去主要是老式的小巷和棚户区,人民的生活条件很差。随着城市改造和住房改善,这些建筑大部分被搬迁和拆除,包括一些历史遗迹。
湖西工人班里学校旧址
安源路62弄178-180号
区文物保护单位
李晋修是日资第九棉纺厂在1920年建造的一个两层砖木结构的车间,但现在它们都不见了。1920年秋,共产党员李在上海创办了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即上海西部工人半日制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学校有一二十名工人和学生,成为上海西部第一个革命火种。由于学校的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不满,1921年秋被租界巡逻兵所没收。
湖西工游俱乐部遗址
原址安源路278-280号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9月,在中共中央委员、工人运动领袖项英的领导下,上海西工人俱乐部在德昌巷成立,工人们聚集在公共租界的西部边缘。项英、邓中夏、李、、、瞿秋白、云等党的领导经常到俱乐部讲学。1924年底,该俱乐部在19个纱厂建立了工会团体,成员近1000人。1925年初,该俱乐部迁到苏州河北岸的潭子湾三德利,继续领导湖西的工人运动。俱乐部过去是德昌里胡同的三个平房,朝西朝东,砖木结构。由于旧区的改造,它已经不存在了。
上海总工会第四办公室旧址
原地址为潘家湾路227弄19-22号,现地址为沅江路801号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25年初,湖西工人俱乐部从安源路迁到潘家湾路227弄三得利。同年5月31日,上海市总工会成立,并分别在杨树浦、印相港、浦东、红镇和湖西设立了办事处。户西办事处就设在这里,后来改名为第四办事处,直到1927年“4·12”政变后被查封。1925年5月,顾正红去世,去世时这里是一个纪念集会的地方。
桑德利建于1922年,办公室里有四个平房,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在三德利前面有一片空土地,通常被称为坦茨湾荒地,经常被用作举行群众集会的场所,但现在它已经消失了。
在21世纪,纪念馆被移到中远实验学校,在元江路801号,在那里“五卅运动”被浮雕,并建立了纪念碑来纪念它。
上海总工会第四办公室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