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0字,读完约4分钟
据静安区宝云大厦,宝山路街,建于1996年,有239户。垃圾桶已经安装在每层楼超过20年了。在党支部书记严维国带领的44名志愿者的努力下,在居民的热情配合下,用30天的时间改变了过去20年的“不良”习惯,居民的独立垃圾分拣率达到70%。他们的故事被拍成了微电影《30天vs20年》,获得了2018年第三届上海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和最佳剧本奖。
2016年10月,街道和爱芬环保建议对宝云大厦进行分类。“因为很难收回油桶,我们起初不太情愿,想等到街道完全铺开。”。然而,宝云大厦仍然承担了垃圾分类的重任。
宣传动员工作立即开始。严维国担任中学党支部书记20多年,在宣传和组织动员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通过黑板报和微信群向居民解释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听取居民的意见,使居民在讨论中达成共识。为确保成功,考虑到冬季实施不便,在垃圾分类正式开始前,宣传动员和知识培训工作持续了5个月。2017年3月,宝云大厦每层的垃圾桶被拆除,花了30天才改变了居民扔垃圾的习惯。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各种困难:虽然居民在宣传动员阶段对分类方法有了理论上的了解,但在实际分类中仍存在许多误解,比如居民很难适应将垃圾放在袋子里,将餐巾纸等小物品混入湿垃圾中的情况,因此需要志愿者进行现场培训。
居民们也习惯于在走廊里扔垃圾。因此,志愿者们巡视每一层楼,把走廊里的垃圾拿下来,通过监控探头确认垃圾的所有权,并“发现垃圾就上门”。经过志愿者一周的“家访”,居民们基本习惯了把垃圾拿到楼下扔,分类率也大大提高了。社区外的大垃圾桶被认为是一块坚硬的石头,阻碍了垃圾的分类。严维国估计,近30%的居民仍然害怕麻烦。当没有志愿者值班时,他们会偷偷把没有分类的垃圾扔进社区的垃圾箱。在志愿者工作期间,他们会把垃圾扔出社区。在大垃圾桶里,“这不仅可以省去繁琐的分类,而且志愿者也无法管理它,很难说服。”作为街道垃圾分类研究核心小组的成员,严维国提出不仅要清除高层住宅区的垃圾桶,还要清除住宅区外的公共垃圾桶。该提案被采纳为“上海环保发展的黄金理念”。
垃圾分类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长期坚持。居民的长期坚持是目标,志愿者的长期坚持是关键。为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宝云大厦协调志愿者的排班工作,建立了激励机制。目前,志愿者每20天工作一次。“不要安排得太紧,这样志愿者负担不起。”严维国鼓励志愿者团结互助,每当有任何问题,每个人都会主动帮助值班。
志愿者的工作也得到了家庭成员的支持,团队中的五名家庭成员主动替换了班级。工作了20多年的社区门卫也主动充当志愿者,帮助宣传和检查监控探头,利用积累的人际优势说服不合作的居民。
志愿者团队“无法冷静下来”。严维国每年都组织召开年终总结会、半路推介会等会议,积极宣传先进个人,感谢志愿者的奉献,还组织志愿者参加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和社会社团,增进志愿者与居民的感情。
2017年9月,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以严维国为组长,由党支部、行业委员会、建筑领导和志愿者代表组成的七人建筑自治小组应运而生。自治团体规划社区管理和各种活动。当发现问题时,他们也会上门来说服自己。他们一丝不苟,亲力亲为。居民在遇到困难和发现问题时,愿意向自治团体报告。自治团体已成为居民的爱心人士,团体推动的垃圾分类工作赢得了更多居民的长期支持。自治和共治使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责任,保证了垃圾分类的正常和长期效果。
由于物业办公室不在社区,物业管理不到位,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物业管理的负担。社区日常清洁、环境绿化美化和垃圾分类工作相结合,相互促进。志愿者小组在党建指导下的定期工作,如每月对整栋楼进行清扫,使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进来,激发了广大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准确性,使这里的楼梯扶手一尘不染,居住环境整洁,物业管理及时、精细、到位。
同时,通过垃圾分类的宣传,提高了全体居民爱护环境的意识,强化了绿色环保的理念。团队带领大家种植花草,使社区环境绿化、美化、景观化。我在社区里跑了一圈,不久前种下的绿墙充满了活力,每天都有固定的志愿者给它浇水;拔去杂草后的花坛也井然有序。“志愿者前几天清理了花坛里的垃圾”;垃圾箱旁还有“绿色主妇”种植的盆景,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