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5字,读完约3分钟
自2015年万利街向泉苑小区实施垃圾分类以来,一直以党建为指导,居委会、行业委员会、物业公司共同努力推进。从传统的志愿者和讲座模式,到湿式垃圾减量室和公众人数宣传,各种活动使垃圾分类成为社区的新趋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志愿者团队正在移动,以使居民移动
湘泉苑小区始建于1997年,共有31栋楼1212户,人口约3689人。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垃圾分类是对社区工作者的一次考验。
2018年湿式垃圾减量房建成时,并没有得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噪音和气味一直是困扰居民的问题。为了消除居民的疑虑,居民区党组织积极开展了走访、协调会、走访等各种活动。,这最终使建造简易房和分类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从而使居民获得真正的利益。
在前进的过程中,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们不得不提到志愿者队伍的队长张阿姨,她长期以来对社区事业充满热情。在张阿姨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垃圾分类志愿者的行列。自2015年实施垃圾分类定点投放以来,张阿姨带领的志愿者团队实施了移动上门垃圾收集服务和干湿分类。与此同时,志愿者的努力还在继续,在学习新文件和废物分类新要求的同时,他们还在废物减量室和废物分类室指导前来进行废物分类的居民如何操作。不仅如此,志愿者们还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如开设绿色账户和积分兑换。
除了热情的张阿姨,小区103号楼也是知名的垃圾分类示范楼。在楼领导的带领下,居民们有意识地养成了分拣垃圾的习惯,并能按照规定的开放时间投放生活垃圾。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建筑的居民不仅对自己进行了分类,还主动宣传和推广了垃圾分类的意义,让更多的居民有了参与的意识。整个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能够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氛围越来越浓。
从硬件到管理,各方形成了一支联合力量
垃圾分类要求各方各司其职,携手共进,形成合力。所有的力量都在为加入这一“新风尚”而努力:香泉居委会负责监督检查;物业公司负责清洁人员、分类桶、垃圾隔间和还原室的管理和清洁;行业委员会负责各项计划的实施;街道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和保证。近年来,在区绿化市容局和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湘泉苑逐步建成了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湿垃圾就地粉碎减量化室等垃圾分类硬件,为垃圾分类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垃圾分类的管理质量也不容忽视。在街道管理处和绿化市容研究所的指导下,住宅垃圾分类减量化房、垃圾箱房的管理、人员管理和岗位培训被提上日程。
据悉,香泉苑小区还通过“一品香泉”公共号、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册、召开楼领导会议、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居民传达垃圾分类的理念。同时,居民可以通过参加居委会卫生干部组织的讲座和专题活动,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各种措施下,香泉源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破:分类垃圾桶颜色规范,标识清晰,宣传到位;湿垃圾可就地粉碎减量化,减少垃圾混合现象,保护社区环境;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普及率大大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对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认识不再遥不可及,越来越多的居民逐渐养成了习惯,使得垃圾分类可以肉眼识别的纯度逐渐提高,每个人都在努力营造一个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