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1字,读完约2分钟
旧社区会成为垃圾分类的盲点吗?5月6日上午,黄埔区老西门街龙门春小区垃圾分类正式启动“西门模式”。
描述:龙门村的垃圾房。夏薇照片
硬件应该首先用于垃圾分类。6日,龙门村散落的垃圾桶被提前清除。取而代之的是,在两个投递点,将“两类”垃圾桶分成干湿两类,还有一个全新的移动“四类”垃圾桶室。早上7: 30,一些居民带着家里分类好的湿垃圾和干垃圾来到投递点。驻扎在运送点的志愿者检查了居民湿垃圾的纯度,并指示居民将湿垃圾打碎,然后倒入桶中。他们还特别提醒居民,背心袋属于干垃圾,需要与湿垃圾分开运送。个别居民的湿垃圾分配不当,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混在湿垃圾中。志愿者耐心指导居民进行整改,旁边的垃圾分类专职管理员协助居民进行二次分类。
描述:专职垃圾分类管理员协助居民进行二次分类。夏薇照片
与定点配送和志愿者指导相匹配的是“绿色账户”奖励积分。对于分类正确的居民,志愿者还会拿出手机,扫描居民“绿色账户”卡的二维码,将绿色账户积分累积在居民的绿色账户卡上。
今后,龙门春社区每天早上7:30-8:30和晚上6:30-7:30将有两个配送时段,可回收物、有害废弃物和大块垃圾的配送时段将在每周四上午增加。交付期结束后,环卫部门将安排分类运输车辆进行清洗和运输。在不送货期间,社区里所有的垃圾桶都被搬走了。为了防止社区里的垃圾落地,居委会联合网格工作站和环卫保洁公司组成了一支巡逻支援志愿者队伍进行巡查。一旦发现了落在地上的垃圾,它就开始“追根溯源”寻找垃圾的主人,并在家里进行沟通和劝说。
描述:垃圾分类宣传。夏薇照片
龙门春社区从5月5日开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这只是老西门社区开始垃圾分类的第一步。老西门街将通过龙门春尝试旧城区垃圾分类,不断分析问题,总结经验,继续推进旧城区垃圾分类。减少干垃圾量,增加湿垃圾量,真正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的实际效果,努力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