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6字,读完约4分钟
在疫情防控期间,常征镇社区干部在入户调查、发放通行证和居民口罩预订过程中,全面收集和更新了居民信息。为了使这些数据真正“活”和“用”,常征镇建立了“邻里+”社区民生档案信息系统,建立了“一户一账一户一档一人一表”。同时,“信息标签”由不同的图标和颜色设置,以标记房屋或居民的特征。
描述:“邻里+”社区民生档案
动态数据管理
建儿小区书记王荣寿从事小区工作十多年,对小区的日常底层账目有着清晰的认识。
“在居民数据出来之前,当居委会在十多年前成立的时候,社区的干部们从一个家走到另一个家。十年前的人口普查更新了一次。社区的日常管理分块进行,基本账户不及时更新和共享。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发现很多信息已经过时。"
图片说明:各居住区的户口
通过对疫情的防控,居民区已明显触底。尽管投入量巨大,但通过一项工作,居委会将掌握最新、最完整的基本账户信息。“四百”访问后,社区干部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收集或修改人事信息。其他一线干部也可以通过平台分享最新信息。
图片说明:系统包括“房屋信息”和“人员信息”
“在发放通行证的过程中,我们收集了锦江家园900多户居民的信息,其中包括621户自住户、279户出租房和73户空出租房。这两天,居委会干部忙着把这些数据尽快输入系统。”王荣寿认真核对了相关信息,并指示社区干部对重要信息进行保密。
描述:查看相关信息
在系统中,不仅有房屋和居民的基本信息,还有用于筛选服务对象的信息标签。例如,通过房屋类型标签,可以了解辖区内商品房、公租房、拆迁户、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分类状况;通过居民标签,我们将准确地推动对独居老人、贫困者、残疾人和特殊照顾对象的帮助政策;专业标签的使用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鼓励和引导人们参与志愿服务和社区治理。
该系统还具有群发短信的功能。如果党员召开会议,他们可以通过屏蔽平台上的“党员标签”发送短信,这样就可以准确地通知他们。这也减轻了社区干部的工作负担。
标记的资源集成
在丽都小区,祥源、陈刚这位80后的秘书,正期待着数据查询和分类标注的及时性。
“去年晚上九点,一个老阿姨煮了汤,忘了关火,就出门了。房间里冒出了阵阵白烟。消防部门上门确认没有明火,居民可以自己处理。我从家里一路骑着电瓶车到居委会,翻到了账本的末尾,最后联系了我姑姑的女儿,请她过来开门。”
“居委会的工作对家长来说是不可避免的短。有时下水道会漏水、丢失和被发现等。需要及时联系。”陈伟说:“我当时在想,如果这些数据能有一个端口,随时随地被查询,在紧急情况下联系居民会更方便。”
描述:居委会干部录入数据
在输入数据时,陈刚对标签的应用也有自己的想法。“系统可以根据居住区的实际情况设置个性化标签。现在,我们正在襄垣丽都建设一个“青年社区”,所以我们将在里面设立一个青年骨干标志。青年人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相应的社会资源将有所体现,这将为随后整合资源和动员更多的青年人参与社区治理奠定基础。”
图片说明:“信息标签”便于筛选和分类
不仅在襄垣丽都,而且通过系统的数据汇总和分析,每个居住区都可以形成一个更加直观的群体数据分布图,为今后的“一居一专”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描述:民生档案包含该镇27个居委会的信息
目前,“居委会+”民生档案系统已经在襄垣里都、东旺、怒儿四个居委会进行试点,下一步将扩展到镇上27个居委会,帮助每个居民区建立自己的“底帐”,实现动态管理和精确对接,提高社区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