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5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长宁区的说法,位于长宁路712弄的兆丰别墅建于1929年,因靠近兆丰公园而得名。兆丰公园后来改名为中山公园,但兆丰别墅的名字至今仍在使用。它是上海一条著名的高层小巷,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
兆丰山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西有兆丰公园,北有积石路(现万行都路),东有一丁板路(现江苏路),附近有著名的圣约翰大学和中西女子中学,西有沪杭西站。由于优越的居住环境、便利的交通和方便儿童阅读,许多人从20世纪20年代末就开始关注这个地方。
兆丰山庄始建于1929年。1933年,浙江兴业银行开始在兆丰花园东侧填平一条名为“清水帮”的小河,并开始正式建造大型住宅。
首先建造了20栋三层楼,然后在1934年,交通银行在胡同的东西两侧建造了几栋三层楼的西式房屋,浙江工业银行行长在胡同的西侧建造了一栋独立式花园住宅。1935年后,前国民党政府的财政部长在西边建了五栋三层楼。1946年,大东书店总经理在西侧建了一座独立的花园洋房。在这10年里,它一直在不断建设,并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兆丰山庄占地面积约42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280平方米。大楼里有101栋建筑。
标有“老寿眼中的上海”水印的照片是寿友森拍摄的
走进胡同,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建筑都是现代建筑风格,排列成“无字体”结构,规划有序。然而,建筑的类型是复杂的,包括建筑结构精巧的新式胡同建筑、单户花园住宅和少量的现代公寓建筑。在小巷的中央,一些建筑是类似平房的简单房屋。
这里的建筑基本上都采用了钢窗、六安楼、壁炉、水泥和煤卫。许多立面都有悬垂的阳台,但风格略有不同。
在老兆丰山庄,住着许多名人,居民大多是银行家、知识分子、教授、官员等。其中,著名的有爱国旧报严树声、爱国将领张治中、国民政府中央银行行长俞鸿钧。
那个“老报人”厉声尖叫
著名新闻记者严友生曾住在129号
1929年,严先生在上海创办了“新生通讯社”,集中报道国内外经济动态,揭露日本鼓吹“农业中国、工业日本”背后的阴谋,披露“田中纪念”文件的内容。1936年,由他创立的包利也支持由“七君子”发起的“救亡图存运动”。
张治中故居[/s2/]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治中曾住在兆丰山庄。张治中居住的兆丰别墅77号是一栋独立的花园洋房,建于1940年,南有花园,西有兆丰公园。
张治中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三次访问延安,签订了主张国共谈判、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1949年,蒋介石卸任后,他担任国民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谈判破裂后,他毅然留在北平,参与新中国的政治事务。
陈叔同曾经住在这里
中国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陈叔同来自浙江杭州。晚清翰林。甲午战争后,他在日本学习并参加了1898年的改革运动。
26岁时(1902年),他是一名举人,第二年,他成为了一名中学学者。翰林学院授予他编辑的头衔。辛亥革命后,他担任第一届众议院议员和《北京日报》经理,希望为国家事务做出贡献。参加梁启超、蔡锷发起的反袁斗争,辞去《北京日报》社长职务。此后,他长期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馆长和浙江兴业银行行长。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参加组织了上海各界人民团体联合会。
如今,那些活了一段时间的人大多都死了,但从精致的建筑结构、独特的钢窗、残留的壁炉水泥、法国梧桐的掩映中,我们仍能看到当年兆丰山庄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