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8字,读完约4分钟
“听了总理的报告,我对‘民生’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洪初小区书记朱今天下午在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说:“要改善民生,为人民谋幸福,除了要关注那些轰轰烈烈的改革事件之外,还不能忽视城市社区的琐碎小事。”
朱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朱郭萍发表了《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讲话》,提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应更加合理优化,社会管理创新政策应更加有效。
当时,朱向总书记和代表们讲述了社区居民因公共服务资源而遭受的尴尬。总书记听后表示,朱提出的创新型社会管理,讲得好,讲得活,大家都喜欢听。
这一次,朱对谈了三组“笑话”,这些“笑话”反映了“琐碎”和“不容忽视”的细节。
刚刚分类完垃圾,我又看着小货车把它们混在一起?
朱的第一个观点是,在垃圾分类管理的大趋势下,环节建设不容忽视。
朱说,近年来,政府一直坚持垃圾分类,并广泛宣传。人们也意识到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轻对城市环境的压力,还可以节约和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这项措施的实施一直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难题。
“现在,我们提倡垃圾分类的源头处理。十年前,我们做了一个塑料限制订单,“再见塑料袋,不要打开布袋”。十年后,我们在家里看到的塑料袋越来越少,溢出的布袋越来越多,还有各种彩色的环保袋。然而,普通人的分类意识却没有跟上。”她说。
同时,垃圾分类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低估。朱说,目前,社会被分为四类: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然而,当垃圾车来清理和运输时,它们只是根据干的和湿的垃圾来清洁和运输。“垃圾分类有分类前和分类后之分。在这种情况下,垃圾分拣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皮卡车把刚刚分拣好的垃圾混在一起,然后离开。”
朱说,推动垃圾分类是今年上海的一个重要议题。一方面,要加强公民环保技能的培训,从家校娃娃做起,不断提高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有必要在回收和运输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
“建议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车面对相同颜色的垃圾桶,并及时分类回收,便于区分和识别,避免混淆。”她说:“垃圾分类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源头清理和环节建设并重。只有把每一个环节都扣好,一个一个扣好,才能保证真正的效果。”。
5亿人有家庭医生。我的家人在哪里?
朱的第二点是,在家庭医生推广的背景下,实际效果不容忽视。
朱说,老龄化的国情和资源配置利用的挑战是许多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2011年,上海率先试点家庭医生,2016年完成率达到100%。在洪初居民区,家庭医生很受欢迎,慢性病患者觉得配药更方便,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更安全。家庭医生的出现弥补了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不足。
然而,尽管家庭医生很受欢迎,但人力短缺和供需不匹配也不容忽视。朱说,以她居住的小区为例,有8万名常住居民,14名家庭医生,一名家庭医生,覆盖2000多个家庭,这直接导致很多居民一年四季都没有看家庭医生。
“不久前,互联网上有一场激烈的讨论。中国有5亿多人有家庭医生,但网民也在问,我的家庭医生在哪里朱说,目前,社区医生普遍待遇低,工作量大,难以吸引人才;此外,大量的文书工作减少了家庭医生走上街头接受针对性培训的时间。
朱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全科医生待遇的政策,一方面要继续做好全科医生理念的宣传工作,让居民认识到“家庭医生不等于私人医生”;另一方面,政府应做好招募和培训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全科医生真正成为普通人的健康卫士。
“没有人在地铁站卖票,老年人绝望了……”